诸公饯子敦,轼以病不往,复次前韵

· 苏轼
君为江南英,面作河朔伟。 人间一好汉,谁似张长史。 上书苦留君,言拙辄报已。 置之勿复道,出处俱可喜。 攀舆共六尺,食肉飞万里。 谁言远近殊,等是朝廷美。 遥知送别处,醉墨争淋纸。 我以病杜门,商颂空振履。 后会知何日,一欢如覆水。 善保千金躯,前言戏之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诸公:诸位。
  • (jiàn):设酒食送行。
  • 子敦:人名。
  • :苏轼自称。
  • 河朔(shuò):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 好汉:英雄豪杰。
  • 张长史:张旭曾为常熟县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以草书闻名,此处借指子敦。
  • 上书:向朝廷呈递奏章。
  • :笨拙,谦辞。
  • (zhé):总是,就。
  • :停止,完毕。
  • :说,讲。
  • 出处:出仕和退隐。
  • 攀舆:拉住车子,不让离去,表示挽留。
  • 六尺:古时车舆的底座有六尺高,这里代指车子。
  • 振履:抖掉鞋子上的灰尘,形容急切的样子。

翻译

您是江南的英才,面容有着河朔地区的伟岸。您是人间的一位好汉,谁能像张长史(借指您)那般呢。 有人向朝廷上书苦苦挽留您,我因言辞笨拙,总是接到消息就停止了。把这些事放下不再谈论,出仕或退隐都是值得高兴的。 人们拉着车舆挽留您,您骑着马奔向万里外的地方任职。谁说距离的远近有区别,同为朝廷效力都是美好的事。 我遥想送别的地方,人们醉酒后挥笔争着在纸上泼墨作诗。我因为生病闭门不出,像商颂中的人那样急切地想要出去却只能空想(形容自己想去送行却不能去)。 不知下次相会在何时,欢乐的时光如同倒出去的水难以收回。希望您保重身体,前面说的只是戏言罢了。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因生病未能参加为子敦饯行的聚会,而作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对子敦的赞美和祝福,称他为江南英才,是人间好汉。同时,也提到了有人上书挽留子敦的事情,但苏轼认为出仕或退隐都有其可取之处。诗中还描绘了送别时的情景,人们拉着车舆挽留,子敦则奔赴远方任职,而苏轼自己因病未能前往,只能在想象中感受送别之景。最后,苏轼表达了对再次相聚的期待,并叮嘱子敦保重身体。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既体现了苏轼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一些思考。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