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父老何自来,花枝袅长红。
洗盏拜马前,请寿使君公。
前年无使君,鱼鳖化儿童。
举鞭谢父老,正坐使君穷。
穷人命分恶,所向招灾凶。
水来非吾过,去亦非吾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使君:汉代称呼太守为使君,这里指苏轼自己。
- 袅(niǎo):柔软细长的样子。
翻译
乡亲父老们为何而来,花枝摇曳着长长的红色花朵。在马前洗净酒盏来拜,请求祝福使君您长寿。前年没有使君您在,鱼鳖都能化为儿童(形容社会不安宁)。举起鞭子感谢父老们,实在是因为使君我处境艰难。穷人命运本来就不好,所到之处招来灾祸凶难。洪水袭来不是我的过错,洪水退去也不是我的功绩。
赏析
这组诗描绘了苏轼离开徐州时的场景和心情。诗中通过与父老的互动,展现出百姓对他的尊敬和祝福,也表现了苏轼对自己为官经历的感慨。他提到没有他在时的情况不好,又表示自己处境艰难。同时,对于洪水等自然现象,他以一种豁达和无奈的态度来对待,体现了他对命运和自然的思考。整体语言朴素真挚,情感深沉。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答仲屯田次韵 》 —— [ 宋 ] 苏轼
- 《 皇太后阁六首 》 —— [ 宋 ] 苏轼
- 《 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二首 》 —— [ 宋 ] 苏轼
- 《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 —— [ 宋 ] 苏轼
- 《 胡穆秀才遗古铜器,似鼎而小,上有两柱,可以覆而不蹶,以为鼎则不足,疑其饮器也,胡有诗,答之 》 —— [ 宋 ] 苏轼
- 《 和赵郎中见戏二首 》 —— [ 宋 ] 苏轼
- 《 次韵刘景文送钱蒙仲三首 》 —— [ 宋 ] 苏轼
- 《 如梦令 · 寄黄州杨使君二首(其一)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