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

· 苏轼
活活何人见混茫,昆崙气脉本来黄。 浊流若解污清济,惊浪应须动太行。 帝假一源神禹迹,世流三患梗尧乡。 灵槎果有仙家事,试问青天路短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活活:水流声。
  • 昆崙:昆仑山。
  • 混茫:混沌迷茫。
  • 清济:古水名。
  • 太行:太行山。
  • :这里指天帝。
  • 神禹:大禹。
  • :阻塞。
  • 尧乡:唐尧的故乡,这里指代天下。
  • 灵槎(chá):能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

翻译

那发出汩汩声响的黄河水啊谁能见到它的混沌迷茫,昆仑山的气脉本来就是黄色的。混浊的水流如果能去污浊了清济水,那惊涛骇浪应该会撼动太行山。天帝借助这一个源头形成大禹治水的功绩,世间流动的这水患长久地阻塞着唐尧的故乡。如果灵槎真有神仙家的事情,试问那通向青天的路是短还是长呢。

赏析

这首诗围绕黄河展开,既描绘了黄河的壮观与雄浑,如“活活何人见混茫”“浊流若解污清济,惊浪应须动太行”,展现其浩浩荡荡的气势,又着墨于其带来的水患,如“世流三患梗尧乡”,表达了对水患影响的思考。同时,通过对黄河相关传说的联想,如“灵槎果有仙家事”,增加了诗作的神秘色彩和文化内涵。全诗气象宏大,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悟。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