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嘉父长官

· 苏轼
都城昔倾盖,骏马初服辀。 再见江湖间,秋鹰已离鞲。 于今三会合,每进不少留。 豫章既可识,瑚琏谁当收。 微官有民社,妙割无鸡牛。 归来我益敬,器博用自周。 百年子初筵,我已迫旅酬。 但当寄苦语,高节贯白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倾盖: 指初次相遇,车盖相接,表示相见甚欢。
  • 骏马初服辀: 骏马刚配上新车辕,比喻张嘉父初任长官时的意气风发。
  • : 指马的缰绳或臂套,此处指放飞猎鹰前的准备。
  • 三会合: 指三次相聚,可能指任职期间的多次会面。
  • 豫章: 古代豫章之地,这里代指张嘉父将要去的地方,也可能指他的才能出众。
  • 瑚琏: 古代祭祀时盛食物的器具,喻才德出众的人。
  • 民社: 民众和地方事务,比喻张嘉父的职责。
  • 妙割: 指处理事情得心应手,没有多余。
  • 鸡牛: 原意为鸡和牛,这里是比喻琐碎之事。
  • 迫旅酬: 临近旅途酬别,暗示不久后将分离。
  • 苦语: 心中的忧虑或劝诫之言。
  • 高节: 高尚的节操,指张嘉父的品性。

翻译

当初京城初识,你骑着骏马崭新出发。 再次相见已是江湖,猎鹰已从手中飞去。 如今我们虽有三次相聚,每次你都不多停留。 你在豫章之地定能展露才华,谁能像你这般优秀? 你在小小的官职上管理百姓,处理事务如行云流水。 回来后我更加敬重你,你的才识广博无所不能。 人生已近暮年,我已感到离别的紧迫。 只愿你能听我肺腑之言,保持高尚节操直到白头。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送给即将赴任的朋友张嘉父的一首赠别诗。诗人回忆了两人初次相识的场景,赞美了张嘉父的才华和初次任职的豪情。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张嘉父未来仕途的期待,认为他将在豫章之地大展拳脚。同时,也提醒他要在平凡的官职上做出卓越的成绩。诗中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高尚节操的期许,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展现了苏轼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