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头寺步月得人字

· 苏轼
风吹河汉扫微云,步屧中庭月趁人。 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 遥知金阙同清景,想见毡车辗暗尘。 回首旧游真是梦,一簪华发岸纶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步屧(xiè):本意是指行走,这里指漫步、闲行。
  • 浥浥(yì yì):形容香气浓郁。
  • 离离:形容花影错落纷繁的样子。
  • 金阙:本指天子所居的宫阙,这里借指朝廷。
  • 毡车:用毛毡做篷的车子。

翻译

风吹拂着银河扫除了细微的云朵,我悠闲地漫步在庭院中月亮紧跟着人。浓郁的炉香在初夜弥漫开来,错杂纷繁的花影仿佛要摇曳出春天。远远地知道朝廷也有着同样清朗的景致,想象着毛毡车碾压着昏暗的尘土。回首往昔的游历真像是一场梦,我这一头华发束着纶巾靠在岸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场景。“风吹河汉扫微云,步屧中庭月趁人”营造出了一种空灵、静谧的氛围,明月仿佛与人亲近。“浥浥炉香初泛夜”写出了夜晚香气的缭绕,增添了朦胧的美感。“离离花影欲摇春”则通过花影的描写,展现出一种生机和活力。后两句表达了对过去的感慨,以及时光流逝带来的变化。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内心感受的抒发,体现了苏轼诗歌的独特魅力。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