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竹笋:在这里指一种鸟鸣声,或许其叫声类似青竹笋生长等发出的声音 。
- 白头翁:既是一种鸟,这里也指诗人自己(此时苏轼已头发渐白 )。
- 侬:(nóng),方言,指“我 ”。
翻译
山林之外传来一声好似青竹笋生长时发出的清脆鸟鸣,座席之中我已有了半分醉意,宛如一位白头老者。这春天里的青山景色如此美好,真舍不得回去呀,连春天里的鸟儿仿佛都懂得劝我留下,这让我心里满是感动和愧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风水洞的独特见闻与心境。开篇“林外一声青竹笋,坐间半醉白头翁”,以奇特的描写将林外清脆鸟鸣和醉态的自己呈现出来,新奇有趣,一个在山林间沉醉于自然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春山最好不归去”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春山美景的深深眷恋,“惭愧春禽解劝侬”则将鸟儿拟人化,鸟儿仿佛都在挽留诗人,诗人因这份“劝说”而有了惭愧之感,巧妙地强化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不舍之情 ,全诗情景交融,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且充满诗意的画面,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与珍惜。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次韵宋肇惠澄心纸二首 》 —— [ 宋 ] 苏轼
- 《 人日猎城南,会者十人,以「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为韵,得鸟字 》 —— [ 宋 ] 苏轼
- 《 雍秀才画草虫八物促纤 》 —— [ 宋 ] 苏轼
- 《 万州太守高公宿约游岑公洞,而夜雨连明,戏赠二小诗 》 —— [ 宋 ] 苏轼
- 《 谢郡人田、贺二生献花 》 —— [ 宋 ] 苏轼
- 《 碣石庵戏赠湛庵主 》 —— [ 宋 ] 苏轼
- 《 访散老不遇 》 —— [ 宋 ] 苏轼
- 《 刚说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