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汪水云诗卷

紫皇宫殿红云低,春归天上日欲西。 瑶池催花挝羯鼓,姚魏天香分雨露。 沉香亭北雉尾高,诗成先夺云锦袍。 纵横奏赋三千字,文采风流多意气。 佩声杨柳凤池头,丝纶五色烂不收。 巨鳌跳波海门黑,毡雪风砂堕阴域。 翠华鞭鸾凌紫烟,天寒月照青冢边。 黄金不啼玉不泣,桑岭流沙马飞急。 孤臣泪结冰棱棱,两宫祝发传佛灯。 梵尊说法天龙拜,四大山河金色界。 风飘仙乐去不回,香围粉阵成飞埃。 南冠楚囚血化碧,恨入胡笳十八拍。 穹庐帐暖融冷光,犹随供奉联鹓行。 子房忽伴赤松去,华表千年令威语。 商郊周甸禾黍悲,宫袍卸却披霞衣。 青藜老仙选诗哭,彷佛东都梦华录。 吴霜压损长眉青,胸蟠耿耿何时平。 读书万卷贫难救,天若知情天亦瘦。 云翻雨覆争奈何,荣枯得失哀恨多。 相逢莫说梦中梦,琴寄南音时一弄。 世间未必无子期,至音元不求人知。 泠然七十二峰下,轩辕鼎边退三舍。 流水行云万里心,故家乔木春阴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皇:道教传说中最高的神仙。
  • 挝(zhuā):敲打。
  • 羯(jié)鼓:古代一种打击乐器。
  • 姚魏:指牡丹花中姚黄、魏紫两种名贵品种。
  • 沉香亭:唐禁苑中的一座亭子。
  • 云锦袍:用云锦制成的袍子,这里象征荣誉。
  • 凤池:禁苑中池沼,借指中书省或宰相。
  • 丝纶:皇帝的诏书。
  • 巨鳌(áo):传说中的大海龟。
  • 翠华:皇帝仪仗中一种用翠鸟羽毛作装饰的旗子。
  • 鸾(luán):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 青冢(zhǒng):指王昭君的墓。
  • 两宫:这里指被掳走的宋徽宗、宋钦宗。
  • 鹓(yuān)行:朝官的行列。
  • 青藜:指夜读时照明所用的藜杖。
  • 吴霜:吴地的寒霜,这里比喻白发。

翻译

紫皇的宫殿中红云低垂,春天回归天上,太阳将要西落。 瑶池边催促花开,敲打着羯鼓,姚黄魏紫的牡丹花享受着雨露的滋润。 沉香亭北雉尾高高耸立,诗写成后抢先夺得云锦袍。 肆意挥笔写作三千字的赋文,文采出众,意气风发。 在凤池头,玉佩之声清脆,丝纶五色诏书灿烂夺目未能收起。 巨大的海龟跳跃使海门变得黑暗,毡房外的风雪沙尘堕入阴暗之地。 皇帝的仪仗队伍如鞭赶着鸾鸟凌越紫烟,天气寒冷,月光照在青冢边。 黄金不哭泣,美玉也不哭泣,桑岭流沙,战马飞驰急行。 孤臣的眼泪凝结成冰,晶莹剔透,宋徽宗、宋钦宗被掳后削发为僧,佛灯长明。 佛祖讲法,天龙参拜,四大山河都成为金色的世界。 风中飘来的仙乐一去不回,香围粉阵化作飞扬的尘埃。 南方的囚徒血泪化作碧玉,恨意融入胡笳十八拍中。 在暖和的穹庐帐篷中融化了寒冷的光线,依然跟着供奉的队伍像朝官一样行走。 张良忽然伴着赤松子离去,华表历经千年似乎在诉说着令威的话语。 京城郊外的田地中禾黍悲哀,宫袍脱下,披上了霞衣。 拿着青藜杖的老仙人选诗哭泣,仿佛是东都的梦华录再现。 吴地的寒霜压损了修长的眉毛,心中的忧愁何时才能平息。 读书万卷却难以摆脱贫困,上天若是知晓此情此景,上天也会忧愁消瘦。 世事如云翻雨覆,让人无奈,荣枯得失,悲哀和遗憾众多。 相逢时不要说梦中之梦,弹奏一曲南音寄托情怀。 世间未必没有钟子期,最精妙的音律原本也不追求被人知晓。 在清冷的七十二峰下,面对轩辕鼎也退让三分。 如流水行云般的广阔胸怀,故乡的乔木在春天的阴暗中生长。

赏析

这首诗内容丰富,意象众多,情感深沉。诗中描绘了宫廷的繁华、边地的荒凉、历史的沧桑以及诗人内心的悲愤和无奈。 开头几句通过对紫皇宫殿、瑶池、牡丹花等的描写,展现了宫廷的奢华和美好,但随后画风一转,描写了边地的风雪、战争的残酷以及两宫被掳的悲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中还提到了孤臣的泪、囚徒的血、仙乐的消逝、繁华的落幕等,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才华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知音的渴望。整首诗意境宏大,语言优美,用典丰富,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严日益

严日益,宋遗民。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