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南村诸杨北村卢,白华青叶冬不枯。
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子为先驱。
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
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
不知天公有意无,遣此尤物生海隅。
云山得伴松桧老,霜雪自困楂梨粗。
先生洗盏酌桂醑,冰盘荐此赪虬珠。
似开江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
我生涉世本为口,一官久已轻莼鲈。
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荔支:即荔枝。
- 缀(zhuì):连接,装饰。
- 先驱:先锋,先头部队。
- 绛(jiàng)罗襦:红色丝罗短衣。
- 中单:内衣。
- 赪(chēng)虬珠:红色的龙珠,这里指荔枝。
- 桂醑(xǔ):桂花酒。
翻译
南村有众多的杨,北村有姓卢的,白色的花绿色的叶冬天也不枯萎。在烟雨之中垂挂着黄色点缀着紫色,特别像是荔枝的先头兵。海山的仙人穿着绛红色的罗襦,红色的纱衣里是白玉般的肌肤。不需要再等待杨贵妃的笑了,它的风采气质自然是倾国倾城的美女。不知是老天有意还是无意,让这尤物生长在海边。在云山之间有松树桧树相伴到老,霜雪自己围困着山楂和梨子让它们长得粗糙。先生洗净杯子斟上桂花酒,用冰盘呈上这红色的龙珠般的荔枝。好似打开江鳐剖出玉柱般的肉质,又像洗净河豚烹饪它肥美的腹肉。我这一生在世上本来就是为了口腹之欲,一个官职时间久了早已看轻了莼菜和鲈鱼。人间什么不是梦幻呢,来到南方万里之遥真是好计划。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荔枝的美妙和独特之处。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荔枝树的景象,如南村北村的不同树木,以及荔枝在烟雨中的独特姿态。将荔枝比作海山仙人,突出其美丽和迷人气质。诗中还表达了对荔枝美味的赞赏和享受,以及对人生的一些感悟。整体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既有对事物的细腻描写,也蕴含着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独特感受。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骊山三绝句 》 —— [ 宋 ] 苏轼
- 《 新年五首 》 —— [ 宋 ] 苏轼
- 《 吴江岸 》 —— [ 宋 ] 苏轼
- 《 己未十月十五日,狱中恭闻太皇太后不豫,有赦,作诗 》 —— [ 宋 ] 苏轼
- 《 大行太皇太后高氏挽词二首 》 —— [ 宋 ] 苏轼
- 《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 》 —— [ 宋 ] 苏轼
- 《 新城陈氏园,次晁补之韵 》 —— [ 宋 ] 苏轼
- 《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