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和陶贫士七首:“和”(hè)是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体裁及韵脚创作诗词,“陶”指陶渊明,这组诗是苏轼模仿陶渊明《贫士》而作。
- 俦(chóu):同伴,这里指和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在一起。
- 遣一力:派一个劳力帮忙。
- 鹿门:山名,在湖北襄阳,东汉庞德公携家人隐居鹿门山。这里借指像庞德公那样过隐居生活。
- 前修:前贤,前代有道德学问的人 。
翻译
我家中的六个儿子,流落在好几个州郡。千辛万苦相见却觉得彼此有些陌生,如今他们已经和农民成为了同伴。他们新买的田亩旁有修长的翠竹环绕,修筑的房屋依傍着清澈的溪流。我却不能够派一个劳力,替他们分担一些打柴挑水的忧愁。我常常坐在那里想着北归故乡的日子,觉得他们这些辛苦实在难以报答。我只留给他们一份安适的心境,如同鹿门山的庞德公那样自在处世。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苏轼对儿子们的牵挂与眷顾之情展开。诗的开篇便道出儿子们的流离现状,让人顿感心酸与无奈。接着描绘儿子们过着田园生活,有着质朴宁静的居住环境,然而苏轼却心有愧疚,不能为他们分担生活的艰辛。“坐念北归日,此劳未易酬”,直白地表达出苏轼对儿子们这份辛劳无法轻易回报的感伤。最后提及鹿门山庞德公的典故,希望儿子们能安于当下,拥有淡然的心境,同时也表明自己希望给予家人一种精神上的安顿,质朴的言辞间饱含深沉的父爱 。整首诗语言平实,情真意切,将亲情描绘得充满感染力,在平淡中透出无尽的温情与对人生的诸多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