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过海

· 苏辙
我迁海康郡,犹在寰海中。 送君渡海南,风帆若张弓。 笑揖彼岸人,回首平生空。 平生定何有,此去未可穷。 惜无好勇夫,从此乘桴翁。 幽子疑龙虾,牙须竟谁雄。 闭门亦勿见,一嗅同香风。 晨朝饱粥饭,洗钵随僧钟。 有问何时归,兹焉若将终。 居家出家人,岂复怀儿童。 老聃真吾师,出入初犹龙。 笼樊顾甚密,俯首姑尔容。 众人指我笑,缰锁无此工。 一瞬千佛土,相期兜率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海康郡:古郡名。
  • 寰海:国内、海外,这里指海边。
  • 桴(fú):小筏子。
  • 兹焉:这里。

翻译

我被贬迁到海康郡,依然处在海边。送你渡海到南边,那风帆好似拉开的弓。笑着向彼岸的人作揖,回首一生都是空。一生究竟有什么,这次离去前路不可穷尽。可惜没有勇武的人,从此做个乘桴的老翁。隐士怀疑是龙虾,牙齿和胡须到底谁更雄。关起门来也不去见,一嗅如同闻到香风。早晨吃饱粥饭,洗钵后跟随僧人的钟声。有人问什么时候回来,这里像是要终老。在家里却像出家人,哪里还会怀念儿童。老子真的是我的老师,出没当初犹如飞龙。牢笼樊篱看管很严密,低下头姑且暂且容忍。众人指着我笑,缰绳锁链没有这样的工巧。一瞬间就到千佛的土地,期望着能到兜率宫。

赏析

这首诗是苏辙送苏轼渡海时所作,诗中既表达了对兄长的不舍和担忧,也流露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无奈。诗中用“张弓”形容风帆,生动形象;“笑揖彼岸人,回首平生空”有一种豁达而又略带惆怅的情绪。“幽子疑龙虾”等句充满奇特想象。后面提到老子,表达出一种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忍耐。整体意境深远,情感复杂,展示了诗人在特殊境遇下复杂的内心世界。

苏辙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