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黄子木拄杖为子由生日之寿

· 苏轼
灵寿扶孔光,菊潭饮伯始。 虽云闲草木,岂乐蒙此耻。 一时偶收用,千载相瘢疻。 海南无嘉植,野果名黄子。 坚瘦多节目,天材任操倚。 嗟我始剪裁,世用或缘此。 贵从老夫手,往配先生几。 相从归故山,不愧仙人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灵寿: 古代神话中的长生之木,象征长寿。
  • 孔光: 汉代名臣,此处比喻有德行的老人。
  • 菊潭: 传说中的仙人所居之地,借指隐逸的环境。
  • 伯始: 姓,古代常见的男性名字,此处可能是子由的别称。
  • 蒙此耻: 承受这种耻辱,可能指接受这样的礼物。
  • 一时偶收用: 指偶然间被发现并使用。
  • 千载相瘢疻: 千年之后依然留下痕迹,比喻影响深远。
  • 海南无嘉植: 海南地区没有珍贵的植物。
  • 黄子木: 一种野生的果实,因其色黄而得名。
  • 坚瘦多节目: 果实坚韧且形状独特,适合做拐杖。
  • 天材: 天然生成的好材料。
  • 操倚: 支持,倚靠。
  • 剪裁: 原意为裁剪衣物,此处引申为选择、挑选。
  • 世用: 社会的用途,即实用价值。
  • 贵从老夫手: 高贵之处在于出自我的选择。
  • 先生几: 指子由的书桌,也可寓意学问之器。
  • 相从归故山: 归隐山林,与朋友相伴。
  • 仙人杞: 传说中的仙人所食的枸杞子,此处寓意健康长寿。

翻译

孔光般的老者倚着灵寿杖,犹如菊潭仙人伯始品茗庆祝。这看似寻常的草木,其实承载着深深的祝福,不愿接受这样的荣耀。它偶然被选中,却能流传千年,成为佳话。海南虽无名贵植物,但那野生的黄子木坚韧瘦削,纹理独特,正适合做支撑的手杖。我挑选了它,或许是因为它的实用性,也可能出于对你的敬重。这杖来自我的亲手,愿它陪伴你,如同陪伴先生的书桌。我们一起回归山林,这份礼物不会让你羞愧,反而像仙人所食的枸杞,增添健康和长寿。

赏析

这首诗以黄子木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子由的深厚情谊和祝愿。通过比喻和象征,苏轼将黄子木赋予了长寿、坚韧和实用的品质,使之成为连接两人友情的纽带。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充满了对友人的关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优美,体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