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六日记所见
风高月暗云水黄,淮阴夜发朝山阳。
山阳晓雾如细雨,炯炯初日寒无光。
云收雾卷已亭午,有风北来寒欲僵。
忽惊飞雹穿户牖,迅驶不复容遮防。
市人颠沛百贾乱,疾雷一声如颓墙。
使君来呼晚置酒,坐定已复日照廊。
恍疑所见皆梦寐,百种变怪旋消亡。
共言蛟龙厌旧穴,鱼鳖随徙空陂塘。
愚儒无知守章句,论说黑白推何祥。
惟有主人言可用,天寒欲雪饮此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淮阴:古县名,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
- 山阳:古县名,在今河南省焦作市境内。
- 炯炯(jiǒng):明亮貌。
- 户牖(yǒu):门和窗。
翻译
风急天高月光暗淡云水发黄,在淮阴夜里出发早上到山阳。山阳清晨的雾气如同细雨,刚出来的太阳明亮但寒冷没有光泽。云气收敛雾气消散已经到了中午,有北风刮来寒冷得几乎要僵住。忽然惊讶地看到飞落的冰雹穿过门窗,快速奔驰而来不容遮挡防备。集市上的人们惊慌奔跑众多商人混乱,疾雷一声就如同倒塌的墙壁。官员来召唤晚上设酒摆宴,坐定后阳光又照到了走廊。恍惚怀疑所见到的都像是在梦中,各种怪异变化很快就消失了。都在说蛟龙厌烦了旧洞穴,鱼鳖也随之迁移离开了空的水塘。愚蠢的儒生没有见识只守着章句,谈论黑白推断是何吉祥。只有主人的话值得采用,天寒将要下雪就喝这杯酒。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天气变化的场景,从夜里的风高月暗到早上的晓雾和初日,再到中午的云散风来、冰雹突至、惊雷乍响,展现出大自然的变幻莫测和剧烈动荡给人们带来的影响,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们反应的描写,如市人的颠沛、百贾的混乱,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奇异的氛围。诗中还加入了一些议论,对只知守章句的愚儒进行了嘲讽,强调了实际应对和灵活态度的重要性。最后以天寒饮酒作结,增添了几分惬意和旷达。整体意境丰富多样,语言生动鲜活,既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也有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