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春:指孟春,即春季的第一个月。
- 施朱:涂以红色。
- 裛(yì):通“浥”,沾湿。
翻译
红梅在雪中开花却是很迟,怎么比得上独占早春的时候。也知道造物主含有深深的意旨,所以才给它涂以红色呈现奇妙的姿态。细雨沾湿红梅好像残落了千颗泪珠,轻微的寒冷使其消瘦损去了一分肌肤。它不应该随便与妖媚的桃杏混杂,已有几点微微的酸意附着在枝条上。
赏析
这首诗写红梅迟开,虽处冰雪之中却独具风采,可谓艳丽而脱俗。诗人通过将红梅与桃杏对比,突出其独特品格。用“千颗泪”“一分肌”等描写,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红梅的姿态,又营造出一种唯美而略带幽怨的意境。全诗托物言志,借红梅来表达自己孤高自许、不随流俗的品性。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