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廷老朝散知虢州

· 苏辙
满腹贮精神,触手会众理。 一废十五年,直坐才多尔。 我昔游宋城,忆始识君子。 簿书填丘山,宾客乱峰蚁。 出寻城下宅,屡屣床前履。 清谈如锯木,落屑纷相委。 解颐自有乐,置酒姑且止。 逡巡破黄封,婉娩歌皓齿。 风高熊正白,霜落蟹初紫。 夜阑意未厌,河斜客忘起。 归来笑僮仆,熟醉未曾尔。 江湖一流荡,欢意日颓弛。 西还经旧游,相逢值新喜。 诏催西州牧,门有朱轓柅。 都城挽不住,山贼近方侈。 提刀索崖谷,援桴动闾里。 居家百无与,王事非有己。 何日却休官,复饮梁王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王廷老:人名。
  • 虢(guó)州:地名。
  • 屣(xǐ):鞋。
  • 逡(qūn)巡:迟疑、拖延。
  • 黄封:酒名。
  • 婉娩:形容言辞委婉。
  • 朱轓(fān):古代车两旁反出如耳的部分,用以障蔽尘泥。
  • 柅(ní):止车的木块。

翻译

(他)满肚子里贮藏着精神才智,一伸手就能体悟众多事理。因为正直而被弃用十五年,只是因为才学太多罢了。我昔日游历宋城的时候,回忆起初次认识这位君子。公文簿册堆积如山,宾客多如峰峦上的蚂蚁。出来寻找城边的住宅,屡次踢掉床前的鞋子。清新的言谈就像锯木头,掉落的木屑纷纷散落。展颜欢笑自然有快乐,摆上酒暂且停下。迟疑了一会打开美酒,(他)言辞婉转动听歌唱着,露出洁白的牙齿。风很高熊正呈现白色,霜落下螃蟹刚开始变成紫色。夜晚将尽心意还没满足,河水倾斜客人都忘了起身。回来后笑着对僮仆,从没像这样沉醉过。在江湖上四处游荡,欢乐的情绪一天比一天消沉。向西返回经过以前游玩之处,相逢时正值新的喜悦。诏令催促去西州做州牧,门前有华美的车。都城留他不住,山中盗贼近来正嚣张。拿着刀索要于崖谷间,摇动鼓槌惊动乡里。在家里百事都不参与,为君王做事不是为了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辞去官职,再次在梁地的集市饮酒。

赏析

这首诗先写王廷老的才华与正直,回忆了与他的过往交往情景,如谈笑风生、饮酒作乐等。接着写他如今要去虢州任职,面对种种艰难局面,但依然要尽职尽责。整首诗既描绘了朋友的形象与经历,也体现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的钦佩和祝福。诗中对场景和人物状态的描写生动形象,如“风高熊正白,霜落蟹初紫”等,富有生活气息和画面感,为我们展现出了一位有才华又有担当的人物形象。

苏辙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