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酒歌,并叙

· 苏轼
真珠为浆玉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不如春瓮自生香,蜂为耕耘花作米。 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瓶不须拨。 百钱一斗浓无声,甘露微浊醍醐清。君不见南园采花蜂似雨,天教酿酒醉先生。 先生年来穷到骨,问人乞米何曾得。世间万事真悠悠,蜜蜂大胜监河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真珠为浆玉为醴(lǐ):比喻极为珍贵的美酒,真珠像酒浆,玉如甜酒。
  • 六月田夫汗流泚(cǐ):炎热的六月,农夫们辛苦劳作,汗水湿透衣裳。
  • 春瓮(wèng):春天酿制的酒坛。
  • 蜂为耕耘花作米: 比喻蜜蜂采集花粉就像农夫耕作,花朵是它们的粮食。
  • 小沸(fèi):指酒开始微微沸腾。
  • 清光活:形容酒清澈透明。
  • 银瓶(bīng):古代盛酒的器皿,这里形容酒液纯净。
  • 醍醐(tí hú):佛教中的乳酪上品,用来比喻美酒。
  • 南园(nán yuán):指种植花木的庭院。
  • 监河侯(jiān hé hóu):典故,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际能力的人。

翻译

以珍珠为酒浆,以玉液为美酒,六月烈日下农夫挥汗如雨。然而,比起春天自酿的醇香,蜜蜂才是真正的耕耘者,花朵则是它们的粮食。

酒初酿时,泡沫犹如小鱼吐气;两天后,清澈见底,仿佛生命复苏。第三天打开酒瓮,香气四溢,只需倾倒,无需搅拌,银色的酒液如同银瓶般纯净。

一斗酒只需百钱,却醇厚静谧,犹如甘露微浑,比醍醐还要清冽。你看那南园里,采蜜的蜜蜂多如春雨,它们酿造的酒足以让先生沉醉。

先生近年来穷困潦倒,连讨饭都难以得到。世间纷扰,蜜蜂的勤劳和酿造出的甜蜜胜过那些只会空谈的人。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蜜蜂酿蜜的过程,赞美了蜜蜂的辛勤劳动和自然界的馈赠。诗人将自己的生活困境与蜜蜂的勤劳相对照,寓言式地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同时,通过“监河侯”的典故,暗讽了那些只会空谈、无能为力之人。整体诗意盎然,富有哲理,体现了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