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
夫子自逐客,尚能哀楚囚。
奔驰二百里,径来宽我忧。
相逢知有得,道眼清不流。
别来未一年,落尽骄气浮。
嗟我晚闻道,款启如孙休。
至言难久服,放心不自收。
悟彼善知识,妙药应所投。
纳之忧患场,磨以百日愁。
冥顽虽难化,镌发亦已周。
平时种种心,次第去莫留。
但馀无所还,永与夫子游。
此别何足道,大江东西州。
畏蛇不下榻,睡足吾无求。
便为齐安民,何必归故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 南都:今河南商丘。
- 骄气浮:骄傲之气浮动。
- 款启:诚心开启。
- 孙休: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三位皇帝。
- 善知识:佛教语,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的人。
- 镌(juān)发:削发,剃发。
翻译
弟弟你自从南都来到陈地三日便要分别。你自己本是被驱逐的人,却还能怜悯我这个失意之人。奔驰二百里,径直前来宽慰我的忧愁。相逢就知道有收获,你的道眼清澈没有欲流。分别还不到一年,就已落尽骄傲之气。慨叹我很晚才觉悟道理,诚心开启如同孙休。至理名言难以长久信服,放纵的心难以自我收敛。领悟那些善知识,就像是妙药应被投入。纳入这忧患之场,用百日的愁苦来磨砺。虽愚顽难以教化,但也已削发周全。平时的种种心念,依次离去不要停留。只留下无所归还的我,永远与你一同游历。这次分别算得了什么呢,隔着大江不过是东西之州。害怕蛇就不坐卧榻,睡足了我也就没什么所求。就算做一个平安之民,又何必一定要回归故乡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与弟弟苏辙深厚的感情。诗中描述了苏辙不远而来宽慰苏轼的举动,展现出兄弟间的关爱与牵挂。苏轼感慨自己闻道晚、心难收,而从弟弟那里得到了启发,意识到需要去除各种杂念。诗中也体现了对分别的豁达态度,认为虽有分别,但距离不是问题。整首诗感情真挚,语言平实而蕴含深刻的情感与思考,生动地体现了他们之间特殊的手足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