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为王氏书楼

· 苏轼
树林幽翠满山谷,楼观突兀起江滨。云是昔人藏书处,磊落万卷今生尘。 江边日出红雾散,绮窗画阁青氛氲。山猿悲啸谷泉响,野鸟嘐戛岩花春。 借问主人今何在,被甲远戍长苦辛。先登搏战事斩级,区区何者为《三坟》。 书生古亦有战阵,葛巾羽扇挥三军。古人不见悲世俗,回首苍山空白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犍(qián)为:古县名。
  • 突兀:高耸的样子。
  • 磊落:众多、堆积的样子。
  • 氛氲(fēn yūn):指浓郁的气体或香气。
  • 嘐戛(jiāo jiá):鸟鸣声。

翻译

树木成林幽深翠绿布满整个山谷,高大的楼观耸立在江边。说是从前人藏书的地方,堆积着万卷书如今都蒙了尘。江边太阳升起红色雾气消散,华美的窗户和彩绘的楼阁被青色的气息缭绕。山中的猿猴悲哀地啸叫谷中泉水发出声响,野鸟鸣叫着山岩上的花儿在春天开放。试问这主人如今在哪里,身披铠甲到远方守卫长久地承受辛苦。率先登城搏斗作战斩杀敌人首级,小小《三坟》又算得了什么。书生自古以来也有参加战斗的时候,头戴葛巾手摇羽扇指挥三军。古代的人已看不见为世俗感到悲伤,回头看只有苍山和空中的白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犍为王氏书楼及其周围的景色和氛围,同时也抒发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慨。诗中前四句写书楼环境与其中藏书的现状。接着写日出后江边楼观景色的美妙,以及山中谷间的自然声响。然后提到书楼主人的去向,通过与征战之事对比,体现征战的艰难。此后表达了书生也能在特定时刻展现非凡,最后感叹古人已逝,只剩下自然景物依旧,传达出一种历史沧桑之感和对世俗的无奈情绪。全诗景象描绘生动,情绪表达深沉,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