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盆中石菖蒲忽生九花

· 苏轼
春荑秋荚两须臾,神药人间果有无。 无鼻何由识薝卜,有花今始信菖蒲。 芳心未饱两蛱蝶,寒意知鸣几蟪蛄。 记取明年十二节,小儿休更籋霜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春荑(yí):春天植物刚生出的嫩芽。
  • 秋荚:秋天的豆荚。
  • 须臾:片刻,一会儿。
  • 薝卜(zhān bó):梵语Campaka,也译为瞻博迦、瞻波等,是一种花的名字。

翻译

春天的嫩芽和秋天的豆荚都只是很短的时间,神奇的药物在人间到底有没有呢。没有鼻子怎么能识别薝卜花,看到有花今天才开始相信是菖蒲。它那美好的花心还未能让两只蛱蝶满足,寒冷的意味知道有几只蟪蛄在鸣叫。记住明年的十二个时节,小孩子不要再来拔那白色的胡须。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盆中石菖蒲忽生九花展开。诗人先感慨春芽秋荚的短暂,思考神药是否存在,由无鼻难识薝卜巧妙引出对菖蒲开花的惊叹。诗中描写菖蒲的花心好似不能满足蛱蝶,又通过寒意和蟪蛄的鸣叫增添了一种清冷氛围。结尾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一种轻松的情绪和对生活场景的特有感受。全诗观察敏锐细腻,充满了对自然现象和生活细节的独特感悟与情趣表达。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