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子瞻次梅圣俞旧韵题乡舍木山
江槎出没浮犀牛,波涛掀天谷为洲。
江寒水落惊霜秋,危根瘦节鸣寒流。
脆朽吹去谁镌锼,连峰叠嶂立酋酋。
吾家此山不易得,十年弃置空自尤。
猿号鹤唳岂无意,委蛇怪我怀羔裘。
西归父老拍手笑,笑忆翁子躬薪槱。
去时三山今有五,不问故园惟一丘。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槎(chá):江中的木筏。这里指木山的木材原本在江中如同木筏漂流。
- 浮犀牛:犀牛在水中沉浮。形容木在江中随波起伏的样子,可能暗用了一些与犀牛有关的典故或想象。
- 危根瘦节:指木山上细细的根基和凸显的枝干纹理,“危”有高而险,这里可理解为细而突出;“瘦节”指突出如关节状的部分。
- 镌锼(juān sōu):雕刻。
- 酋酋(qiú qiú):形容山峰高峻连贯的样子。
- 尤:责怪。
- 委蛇(wēi yí ):从容自得的样子。
- 羔裘:用羔羊皮做的衣服,这里指代富贵生活 。
- 翁子躬薪槱(yǒu):翁子即朱买臣,西汉大臣,家贫时曾卖薪自给。“槱”,聚积柴薪。这里借指有人像朱买臣一样从贫寒到富贵。
翻译
那江中漂流的木材如同木筏,随波沉浮,好似犀牛出没,波涛汹涌仿佛要掀翻天空,能让山谷变为沙洲。秋霜降临,江水寒冷低落,这木山的细根与瘦节在寒冷的江流声中似有低鸣。脆弱腐朽的部分被风吹去,不知是被谁巧妙地雕刻成了如今这连绵山峰般高峻的模样。我家得到这座木山十分不易,然而十年中它一直被搁置在一旁,我只能白白地暗自责怪自己没能好好利用。山中猿猴啼叫、仙鹤哀唳,难道没有它们的心意吗?那悠然的姿态好似在责怪我眷恋着富贵。从西边归来的父老乡亲们拍手欢笑,笑着回忆起朱买臣曾经亲自砍柴的日子。当初离开时家中只有三座小山,如今不知怎么变成了五座,而我已不再过多询问故园,心中所念唯有那一座小丘。
赏析
这首诗围绕乡舍的木山展开。诗开篇描绘木山所取材木材在江中漂流时的壮观场景,给人以宏阔之感,“江槎出没浮犀牛,波涛掀天谷为洲”营造出波澜壮阔的画面。接着描写木山自身的状态,“寒水落”“惊霜秋”渲染出清冷氛围,“危根瘦节鸣寒流”赋予木山一种清冷孤寂却又古朴的气质 。“脆朽吹去谁镌锼,连峰叠嶂立酋酋”巧妙地写木山经自然雕琢后的形态,好似高大连绵的山峰。后文融入作者情感,十年弃置木山让作者有自责之意,猿号鹤唳怪其怀羔裘,借自然景象表达自己对世俗富贵眷恋的反思。诗中引用朱买臣的典故,结合“去时三山今有五,不问故园惟一丘”,既有世事变迁之感,又透露出一种对故乡纯粹的眷恋和超脱世俗后的淡泊心境。此诗融合自然景象描写与个人情感思绪,用词精妙,形象生动,富有层次感,既有视觉上的震撼,又有情感上的深沉倾诉,表现出苏辙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细腻的内心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