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夫行
注释
- 晨征:清晨出征、出行。
- 输:比不上。
- 敛避:收敛躲避。
- 刈(yì)樵:砍柴。
- 昏莫(mù):傍晚,“莫”同“暮”,日暮之意 。
- 结束:整理、收拾。
- 濡(rú)衣:沾湿衣服。
- 升合(gě):都是容量单位,形容数量很少。
- 虿(chài)螫(shì) :蝎子一类毒虫的尾刺,这里比喻社会的毒害。
- 覆斗:意同“天翻地覆”,形容变化巨大。
-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一种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
翻译
清晨出行却已经比不上早行的人了,众人纷纷收敛躲避为樵夫让道。樵夫辛苦砍柴归来,傍晚把事情收拾好后还要起来做饭。半夜就出门,这时星月黯淡,山路崎岖,草上的露水寒冷,沾湿了衣服。到市场上换来那一点点粮食,回来分给妻儿品尝。依旧像以前一样又匆匆上山去,从早到晚不停地忙碌。 樵夫啊樵夫你别懊恼,这世间道路艰难,勤劳些也算不错。如今蝗虫四起,米价飞涨,我怜悯你又饥饿又辛劳,我自己也未能吃饱。我虽苦于没事做却白发满头满是忧愁,只能用野菜煮着勉强年年过日子。夜里睡觉时枕头倾斜,半睡半醒,有时起身长叹,望着天上的星星。逢人说起的事情也只是忧虑国家,长久哀伤那些穷苦至极又无处诉苦的人。 天下的奸恶弊端如麻一样纷杂,像虎狼一样的坏人掠夺侵害着百姓。百姓忧愁失眠、忍受饥饿,都不敢出门,身体瘦弱连骨髓都快被压榨。冤气冲干上天,上天降下灾祸,连年庄稼都如同枯萎的草根一般无收成。这些人常常恨不能快点死去,樵夫就算辛苦也还比不上他们啊。 怎样才能有仁人并且刚正不阿的人出现,彻底清除社会的毒害,治愈百姓的创伤。如果能感动祥和之气,让世间发生巨大转变,那时樵夫能吃饱饭,我能喝醉酒。等到那时就和樵夫一起齐声高歌,再谈谈过去的王道如今到底怎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樵夫辛苦的生活状况,展现了当时社会百姓艰难困苦的生活处境。诗人从樵夫每日的行程写起,晨起晚归,半夜赶路,辛苦劳作却只能换来微薄的粮食,勾勒出樵夫为生活奔波的悲惨画卷。诗中不仅仅写了樵夫,还将笔触延伸到整个社会,写了蝗虫肆虐、米价高涨、奸弊丛生等现象,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百姓的疾苦。诗人表达了对樵夫等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愁绪,渴望能有正直之人出面对社会进行改革,让百姓过上安宁的生活,诗的情感真挚,反映现实深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社会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