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

峨峨大涤拄天寒,白鹿来迎上界官。 挹景太霄千载后,犹思冠佩上天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峨峨:形容山势高峻的样子。
  • 大涤:可能是指大涤山,古代名山之一。
  • 拄天寒:形容山峰直插云霄,天气寒冷。
  • 白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白鹿常被视为仙人的坐骑或吉祥之物。
  • 上界官:指神仙或者天宫的官员。
  • 挹景:汲取美景,此处可能指欣赏天象或自然景色。
  • 太霄:古代神话中的天空区域,此处指天界。
  • 冠佩:古代官员的服饰,象征着身份和权力。
  • 天坛:古代中国的祭祀天地的重要场所。

翻译

巍峨的大涤山屹立在寒冷的天空下,仿佛有白鹿前来迎接天宫的官员。即使在千年之后,人们仍然怀念那些曾经在太霄之上欣赏美景、身着冠佩的尊贵人物,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天坛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天坛的神圣与神秘,通过大涤山的雄奇景象和白鹿的出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不仅赞美了天坛的壮丽,也寓言了人们对理想和高尚生活的追求。同时,通过对千年后人们依然怀旧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文明和精神传统的深深敬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徐安国

徐安国,号春渚(《宋诗拾遗》卷一三),浙江富阳(今属浙江)人(清光绪《富阳县志》卷四)。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咸淳临安志》卷六一)。历知华亭县(明正德《松江府志》卷二二)、横州(清嘉庆《广西通志》卷二四四)。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于广南东路提举茶盐任遣人捕私盐于大奚山岛,激成岛民之变降官。嘉泰二年(一二○二),改湖南提举,旋以前罪罢。开禧元年(一二○五),复特追三官(《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二、一二、一七)。 徐安国诗,据《舆地纪胜》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 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