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词升王阁

· 晏殊
织组文缯载旧仪,晨朝丹扆奉天慈。 六斋清素来多福,岁岁今辰侍宴私。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织组文缯(zēng):织组,编织丝带;文缯,有花纹的丝绸。这里指端午节日用于仪式的精美的丝织品。
  • 旧仪:往日的仪式、传统的礼仪。
  • 丹扆(yǐ):宫殿中红色的屏风,这里借指宫殿帝王所居处。
  • 天慈:指帝王的慈爱,这里指皇帝母亲(太后等)的慈爱。
  • 六斋:佛教语,指六日斋戒,即每月持斋六日。这里泛指清净斋戒的行为。
  • 宴私:指宫廷内的私人宴会。

翻译

用织就图案的精美丝绸承载着往日端午的礼仪传统,清晨时在帝王宫殿之中臣子们恭敬地侍奉着太后等长辈。长期秉持着清净斋戒的操守向来能够多得福分,每年到了端午节这一天,都能得以在宫廷的私人宴会上陪伴君主亲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佳节在升王阁举行的盛大仪式和宫廷宴会场景。首句通过“织组文缯”这些精美的物品,展现出节日仪式的隆重与传统的延续。“晨朝丹扆”描绘出臣子在宫殿侍奉长辈的庄重场景,彰显出宫廷的肃穆与礼仪。“六斋清素”一句,体现了作者对于修身养性、保持清净品德能够带来福分的认知,为诗歌增添了一份精神层面的内涵。最后“岁岁今辰侍宴私”强调每年端午都能参与宫廷私人宴会,既表达出对这一节日聚会的珍视,也从侧面反映出宫廷中节日的欢乐祥和气氛,同时整首诗也笼罩着浓厚的宫廷文化气息,让读者感受到当时宫廷节日庆典的独特风貌。

晏殊

晏殊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南昌进贤)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 3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