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守孝博
注释
- 外官:地方官。
- 使:这里指使者、使臣。
- 彍(guō)悍:勇猛强悍。
- 侵渔:侵夺,从中侵吞牟利。
- 徼(jiào):边界。
- 恤(xù):忧虑,操心。
- 山阳守:指李守孝,山阳的地方长官。
翻译
地方官的重要,大概就在于使者吧。使者的重要,在于掌管军事、政事、刑罚和诛杀。把握要领大纲,安排设置成为楷模。用实在去除虚假,用清正革除污浊。好的根本必须培养,恶的根源一定要铲除。不严厉就不严肃,不宽松就不舒畅。没有威严就不能推行,没有信用就不能被信服。诸如此类的,一样都不可或缺。更何况是百粤之地,在岭南南海边隅。那里的风俗勇猛强悍,告诫官吏不可侵吞掠夺。对他们宽松他们就会归心,侵扰他们就会叹息。又何况那边界地区,是溪洞蛮人居住的地方。重要的事要先确定,戒备一定要早作谋划。使者的重要,不就是这样吗。任命的使者是什么人,说是山阳的长官。这位山阳长官,他的本质忠实厚道。既明智又宽容,只凭借自己所拥有的。用严厉用威严,用左边用右边。既宽容又公平,既周详又精细。所成就的很敏捷,所信服的很真诚。刑罚不一定非要使用,做事都根据实际情况。有时会使得牢狱空虚,有时会使得公堂无人。称赞的人满巷子,传颂的人满城池。整个境内,都是欢乐的声音。他的体态很庄重,脸上没有轻浮之气。他的眼睛很明亮,内心没有被遮蔽。不偏激不诡诈,不固执不拘泥。也不自我追求,也不自我依仗。善于谋划善于询问,这是使者所珍贵的。询问和谋划,用什么来回报呢。这时的军事准备,为国家来修整它。我听说番禺,在熙宁之前。除了弓手之外,还有枪手三千。总计这一路,何止上万之数。依照这个来沿用,不用麻烦去招募。可以增加他们的簿籍,可以当作本地士兵。不耗费一斗粟米,不用一尺丝绸。这样的便利,为何害怕不去兴起呢。交给好的官吏,来成就这种可能。训练他们,按规定进行阅兵。可以像汉代制度那样,选择勇猛精锐的。号称奔命之士,没有什么不具备的。不只是广东,从广东往西边。听到命令就奔赴,形势集中力量整齐。就像声音像回响,像猛禽像飞禽。像决开的大水,从山上奔赴溪流。大概神速,是用兵的奇特之处。仍旧坚固那城池,仍旧疏通那水池。即使有交趾,也如同狐狸。隐藏在洞穴之中,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赏析
这首诗主要论述了地方官尤其是使者的重要性及其职责。强调了使者需具备严厉、宽容、明智、真诚等品质,对治理地方、处理事务有着关键作用。同时对百粤地区的情况进行描述,阐述如何利用当地人员充实兵力及做好军事准备等一系列策略。全诗结构严谨,论述详细,体现了作者对地方治理和军事理念的深入思考与见解。诗中通过对各种情况的具体阐述,如风俗特点、应对策略等,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复杂的治理情境,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