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孤山: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南鄱阳湖中,一称大姑山。
- 犇(bēn):同“奔”,奔跑、疾驰之意。这里“江犇湖卷”形容江水奔腾、湖水翻卷的壮观气势 。
- 百仞(rèn):仞是古代长度单位,一仞周制为八尺,汉制为七尺。百仞形容山峰极高。
- 婵娟(chán juān):本义指姿态美好的女子,这里借指大孤山女神 。
- 丝屦(jù):丝织的鞋子 。
- 所忘刀:遗忘的刀(具体典故未详,但结合诗意推测是与传说相关的物品) 。
翻译
长江奔腾,湖水翻卷,气势都极为豪迈,一座孤峰拔地而起高达数百尺。我归来愿为大孤山女神买丝线织成的鞋子,想来女神也应该归还我遗忘在此的刀了吧。
赏析
这首诗开篇以“江犇湖卷气俱豪,崛起孤峰百仞高”描绘出一幅气势恢宏的画面。诗人先渲染了长江与湖水奔腾翻卷的雄浑气象,以此为背景,引出“崛起孤峰百仞高”,更突出大孤山的雄伟挺拔,展现出自然的磅礴力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后两句“归为婵娟买丝屦,却应还我所忘刀”,笔锋一转,从对大孤山雄伟外在的描写进入到富有神话色彩的想象。诗人想象为山中女神购置丝鞋,又希望女神归还遗忘的刀,充满奇幻色彩 。整首诗将大孤山壮观的景象与神秘浪漫的神话传说相结合,既展现了自然山川的壮美,又增添了一抹奇幻的色彩,使大孤山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在豪放的笔触中蕴含着一种绮丽之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对自然的浓厚情感 。

晁补之
晁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819篇诗文
晁补之的其他作品
- 《 压沙观梨 》 —— [ 宋 ] 晁补之
- 《 外舅杜寺丞永城守水作诗寄呈 》 —— [ 宋 ] 晁补之
- 《 立春日呈通守资中通直 》 —— [ 宋 ] 晁补之
- 《 贵溪在信州城南其水西流七百里入江 》 —— [ 宋 ] 晁补之
- 《 赠段万顷 》 —— [ 宋 ] 晁补之
- 《 蠖轩孤坐寄曹南教授八弟 》 —— [ 宋 ] 晁补之
- 《 蓦山溪 · 其四和王定国朝散忆广陵 》 —— [ 宋 ] 晁补之
- 《 栗区村与无斁别 》 —— [ 宋 ] 晁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