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寄李相如

秋风吹畦蔬,农事亦已阑。 黄黄杞下菊,佳色尸冢间。 我生复何如,憔悴尝照颜。 清晨戴星出,薄暮及目还。 肮脏二十载,老发羞儒冠。 天未有佳人,秀擢如芝兰。 怃然念夙昔,风流得馀欢。 缅想蒲柳姿,与君同岁寒。 一别事瓦裂,令人气如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lán)**:尽,完毕。
  • **尸冢(shī zhǒng)**:坟墓,这里描绘出一种略带荒芜的景象。
  •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肮脏(kǎng zǎng)**:亦作“ 抗脏 ”,这里有坎坷、潦倒之意。
  • **秀擢(xiù zhuó)**:美好挺拔。
  • **怃然(wǔ rán)**:怅然失意貌。
  • **夙昔(sù xī)**:往昔,过去。
  • **缅想(miǎn xiǎng)**:遥想。
  • **蒲柳姿(pú liǔ zī)**:像蒲柳一样的资质,常用来形容体质弱,这里借指自身平凡。

翻译

秋风轻轻地吹拂着田畦里的蔬菜,田间的农事也已经到了尾声。那黄色的枸杞与下面的菊花,在荒坟之间显现出一抹亮丽的色彩。我的一生又是怎样的呢?常常望着镜子中面容憔悴的自己。每天清晨星星还在天上就出门了,到傍晚天色昏暗才归来。二十年来一直坎坷潦倒,头发都已衰老变白,还戴着这儒生的帽子,感到十分羞愧。上天应当有佳人啊,如同芝兰一样美好挺拔。 我惆怅地想起往昔,那时风流自在还有些欢乐。遥想我这平凡的资质,曾经和您相约同守岁寒之节。可自从分别后,事事都如瓦片破碎般不堪,真让人悲愤难平。

赏析

这首诗以秋景开篇,营造出一种萧瑟、落寞的氛围,借农事之阑暗示自己人生的阶段性转折。诗人通过描写荒冢间的黄菊等意象,将自然景象的美好与人事的凄凉相对比,突出内心的孤寂与感慨。

诗中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描述十分真实,“清晨戴星出,薄暮及目还”生动地展现出生活的艰辛与忙碌。而回顾自己“肮脏二十载”,“老发羞儒冠”则道出了长期的人生坎坷、抱负未伸的羞耻与无奈。

对“佳人” 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理想人生的向往。“缅想蒲柳姿,与君同岁寒” 流露出曾经与友人共度时光的美好回忆,以及对坚贞友谊的珍视。

最后,“一别事瓦裂,令人气如山” 强烈地抒发了与友人分别后,面对世事变故的愤懑与难以释怀的情绪。整首诗情感真挚,细腻地呈现出诗人复杂的人生体验和情感心路 ,在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着深沉的思想与感慨。

晁冲之

晁冲之,宋代江西派诗人,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绍圣(1094~1097)初,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 1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