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商怨

· 晏殊
关河愁思望处满,渐素秋向晚,雁过南云,行人回泪眼。 双鸾衾裯悔展,夜又永,枕孤人远。梦未成归,梅花闻塞管。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商怨:词牌名。
  • 关河:边关与河流,常泛指山川。
  • 素秋:秋季。古代五行之说,秋属金,其色白,故称素秋 。
  • 南云:南飞之云。常以寄托思亲、怀乡之情。
  • 双鸾衾裯(qīn dāo):绣有双鸾图案的被子和床帐。衾,被子;裯,短衣,也指床帐。
  • :漫长。
  • 塞管:塞外的管笛。

翻译

站在边关远远眺望,愁思像眼前的山川河流一样满溢。秋天逐渐走向了深处,大雁向南飞去,远行的人两眼含泪地回头。 后悔铺开那绣着双鸾的被子和床帐,夜晚是如此漫长,枕头孤零零的,而思念的人却在远方。连在梦里都没能回到他身边,在梅花开放的时节,又听到了塞外传来的凄凉笛声。

赏析

这首词以景起兴,开篇“关河愁思望处满,渐素秋向晚”描绘出一幅萧瑟的秋日边关场景,奠定了全词忧愁的基调。通过“雁过南云”这样典型的秋日意象,勾起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行人回泪眼”直白地写出离人的哀伤。下阕重点刻画思妇的心理与生活状态, “双鸾衾裯悔展”中的“悔”字生动地表现出她独自一人面对当初象征美好爱情的衾裯时的复杂情感。“夜又永,枕孤人远”用简洁的语言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凸显出她的孤独寂寞。“梦未成归”进一步强化了她的无奈与失落,连在梦中都无法与亲人相聚。最后“梅花闻塞管”,将梅花与塞管之声融合,梅花高洁,塞管凄凉,营造出一种悠远哀伤的意境,让这份愁绪在景语中回荡,深沉而感人。整首词情景交融,生动细腻地描绘出离人的愁绪与相思之苦 。

晏殊

晏殊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南昌进贤)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 3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