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 其一自金乡之济至羊山迎次膺

千里相思,况无百里,何妨暮往朝还。又正是、梅初淡伫,禽未绵蛮。陌上相逢缓辔,风细细、云日斑斑。新晴好,得意未妨,行尽青山。 应携后房小妓,来为我,盈盈对舞花间。便拼了、松醪翠满,蜜炬红残。谁信轻鞍射虎,清世里、曾有人闲。都休说,帘外夜久春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乡:今山东金乡县。
  • :济州,治所在巨野(今属山东)。
  • 羊山:在山东金乡县西北六十里。
  • 次膺:人名,作者好友。
  • 淡伫(zhù):淡雅挺立。
  • 绵蛮:鸟叫声。
  • 松醪(láo):用松膏酿制的酒。
  • 轻鞍射虎:指孙权射虎之事。

翻译

相隔千里的相思,况且不到百里的距离,何妨碍早晚往返。又正是梅花刚开始淡雅挺立的时候,鸟禽还没发出绵蛮的叫声。在田间小路上相逢慢慢缓行,微风细细,云日色彩斑斓。新晴的天气很好,得意也不妨碍行走完青山。 应该带着后房的小歌女,来为我,在花丛间轻盈地对舞。就算是舍弃了满满的松醪美酒,烧残的红蜡烛。谁会相信在清平之世里,曾有人这么悠闲。都不要说了,帘外夜深还有春寒。

赏析

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与友人相逢的美好情境,如初见梅花、听闻鸟语、缓辔而行等,烘托出轻松愉悦的氛围。下片则主要表达了一种浪漫悠闲的生活态度,带着小妓花间对舞,尽情享受,通过“便拼了”等词句展现其豪放洒脱。最后以“帘外夜久春寒”收束,既有对环境的描写,又隐隐透露出一丝淡淡的惆怅。词中通过各种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出作者对友人重逢的欣喜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8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