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昙秀师别垂二十年而后相会于金山作

诗笔多生习气牵,老来经呗亦随缘。 何妨偶入东坡梦,未害闲依北固禅。 万里波涛凭槛语,一山风雨并窗眠。 未甘白首尘埃地,更约相逢二十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诗笔:写诗的笔法、才华。
  • **习气:过去养成的不良习惯或偏好,这里指对写诗的执着习惯。
  • ****经呗(bài)**:诵经唱偈,即念经诵佛。
  • **随缘:顺应机缘,任其自然。
  • **东坡:指苏轼。
  • **北固: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是著名佛教圣地。“北固禅”代指在北固山参禅。
  • **凭槛:靠着栏杆。

翻译

我写诗的爱好一直被过去的习气所牵动,到老了诵经念佛也随顺机缘自然进行。偶尔出现在东坡的梦境里又有何妨,闲暇时在北固山依傍着禅意静处也很好。靠着栏杆,面对万里波涛尽情倾心交谈,同在一座山中,听着风雨声一起在窗边安然入眠。我不甘心在这尘世白头,还要与你相约二十年后再次相逢。

赏析

这首诗是晁补之与昙秀师久别重逢在金山时所写,情感真挚,充满深厚情谊。开篇就讲自己虽年老,但对写诗的习气仍难以放下,体现他对文学的热爱执着。又用“经呗亦随缘”,彰显出心态平和、顺应自然。“何妨”“未害”两句通过虚幻与现实对照,灵动地表现了与友人相会的满足随意。“万里波涛凭槛语,一山风雨并窗眠”对仗工整,描绘出两人交谈相处场景,展现友情的惬意美好 。最后“未甘白首尘埃地,更约相逢二十年”,既不落暮气,又饱含乐观积极,用再约二十年相见,表达对这份友情的珍惜期许 ,让人感受到两人情谊深厚,跨越时光。

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8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