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除夜其二

· 晏殊
珠躔回碧落,绛燎烛青规。 琐闼琼签度,层台玉漏移。 纳新皇泽普,顺节圣情怡。 万宇长安陌,乡傩集此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珠躔回碧落:形容明珠旋转,如同在碧空回转。躔回,旋转,回转。(zhū huí)
  • 绛燎:红色的火炬。青规:指天象中的北斗七星,象征方向与时间。
  • 琐闼:宫中小门。琼签:美玉制成的书简,此处指奏章。
  • 玉漏:古代计时器,用玉石制成。
  • 纳新皇泽普:接受新年恩惠,遍及天下。
  • 顺节:顺应时节,这里指迎接新的一年。
  • 圣情怡:皇帝心情愉快。
  • 万宇长安陌:广阔的长安城,万民安居。
  • 乡傩:古代习俗,迎神驱疫的活动。

翻译

璀璨明珠在夜空中回旋,红色火炬照亮了北斗七星。精致的宫门里,珍贵的奏章传递着,层层高台上,玉制的计时器记录着时光的流转。新的一年里,皇帝的恩泽如雨露般普照大地,顺应着时节,他的心情无比愉悦。在这万民欢庆的新年之夜,长安街头的乡间风俗活动也在此时热闹起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在除夕夜的盛大景象,通过明珠、红烛、琼签和玉漏等意象,展现出皇家气象的庄重与华贵。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帝接纳新年的喜悦之情,以及百姓在节日中的欢乐氛围。同时,通过“乡傩集此时”这一句,又融入了民间习俗,使得整首诗既有皇家的威严,又有生活的烟火气,体现了浓厚的文化韵味。

晏殊

晏殊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南昌进贤)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 3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