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

· 晏殊
浅艳侔莺羽,纤条结兔丝。 偏凌早春发,应诮众芳迟。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侔(móu):相等,等同。
  • 诮(qiào):责备,讥讽。

翻译

那迎春花浅淡明丽的色彩如同黄莺的羽毛,纤细的枝条好似连结着兔丝。它偏偏在早春时节凌寒绽放,应该会嘲笑其他众多花卉开放得太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迎春花的美丽姿态和独特的开放时间。诗中用“浅艳侔莺羽”形象地写出了迎春花颜色的浅淡明艳,如黄莺的羽毛般可爱;“纤条结兔丝”则细腻地描绘了其枝条的纤细。后两句通过迎春花在早春开放,表达了它的与众不同,同时以拟人的手法,说它会嘲笑其他花卉开放得晚,进一步突出了迎春花的早发和独特。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将迎春花的特点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晏殊

晏殊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南昌进贤)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 3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