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景园

銮铃遗响辇遗踪,万景曾经聚此中。 寺宇有名基址散,君王无逸宴游空。 桥昏柳浪龙舟雨,亭冷花光雉扇风。 台沼已无春又老,万年枝上夕阳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董嗣杲(gǎo):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
  • 銮(luán)铃:皇帝车驾上的铃铛。
  • 辇(niǎn):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后多指天子或王室坐的车。
  • 无逸:不要贪图安逸。

翻译

皇帝车驾的铃铛余响和车辇留下的踪迹,万种景象曾经都聚集在这园林之中。寺庙有名但基础遗址已分散,君王不贪图安逸而进行的宴游也已空无。桥边昏暗柳浪中似有龙舟经过时的雨水,亭子里清冷花光里有雉鸡毛扇子的风。楼台池沼已没有了春天且又变老,万年枝上正映照着夕阳的红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曾经繁华的聚景园如今的衰败景象,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时光的无情变迁。诗中通过“銮铃遗响辇遗踪”回忆过去的辉煌,对比现在的“寺宇有名基址散”,形成鲜明落差。“桥昏柳浪龙舟雨,亭冷花光雉扇风”等句细致地描写了如今园内的萧索景象,而结尾的“台沼已无春又老,万年枝上夕阳红”则进一步烘托出凄凉的氛围和岁月流逝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追思和对现实的感慨。

董嗣杲

宋杭州人,字明德,号静传。理宗景定间榷茶富池,度宗咸淳末为武康令。宋亡,入孤山四圣观为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号老君山人。有《庐山集》、《西湖留咏》。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