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花

珠团绿锦趁晴摊,凉荫龟鱼六月寒。 背日开花非芡比,荒年收实当蔬餐。 一方锦里消清暑,五瓣阑干俯碧澜。 漠漠水天谁唱晚,苕溪翠展夕阳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珠团绿锦:形容菱花的叶子如同成串的珠子和绿色的锦缎。这里用来描绘菱叶紧密相连、色彩鲜绿的样子。
  • **龟鱼:乌龟和鱼,描绘出菱花生长环境中的水生生物,展现环境的生机。
  • **背日:背着太阳,这里指菱花的生长习性可能是背向阳光生长。菱花花期一般在夏季,“背日”生长或许是为适应环境。
  • **:读音(qiàn),即芡实,水生植物。文中用菱花与芡对比,突出菱花特点。
  • **荒年:农作物歉收的年份,在困难时期,菱花的果实可以当作蔬菜充饥,说明它有一定实用价值。
  • **锦里:这里借指菱花生长之地,如同美丽繁华的地方,充满生机。
  • **消清暑:消除夏日的暑气 ,描绘出菱花生长区域清凉宜人的环境特点。
  • **五瓣阑干:形容菱花花瓣的模样,就像有五瓣如同栏杆般排列。说明菱花花瓣形态独特,有一定美感。
  • **俯碧澜:俯视着碧绿的水波 ,展现出菱花生长在水边,俯瞰着清澈湖面的姿态,营造出一种俯瞰美景的画面感。
  • **漠漠:形容广阔、迷茫的样子。描绘出水面和天空广阔无垠的景象。
  • **唱晚:吟唱傍晚景色,指有人在傍晚时分抒发情感,这里体现出傍晚水乡氛围宁静且富有诗意。
  • **苕溪:水名,代指菱花生长的水域,描绘夕阳映照下苕溪景色优美。

翻译

阳光晴好的时候,菱花那如同珠子团簇在一起,似绿锦布一般的叶子舒展开来。它们在水中铺散,这清凉的树荫下,有着乌龟、鱼儿游动,六月的时节也透着丝丝寒意。

菱花背着阳光开放,这可和芡大为不同;遇上荒年的时候,它的果实可以收获起来当作蔬菜食物。

这一片生长着菱花的地方,犹如繁华的锦里,能让人消除夏日的暑气。菱花那五瓣如同栏杆般排列的花瓣,俯看着碧绿的水波。

广阔渺茫的水天之间,不知是谁在吟唱着傍晚的景色;苕溪在夕阳余晖里,犹如展开的翠色画卷,尽管夕阳已残,但景色依旧美不胜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菱花独特的姿态、生长环境和其朴实的功用,充满了对水乡景色的赞美。开篇以“珠团绿锦趁晴摊”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菱花叶子在晴天展开的画面,让读者眼前浮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场景 ,“凉荫龟鱼六月寒”从侧面突出了菱花生境的清幽凉爽。 颔联将菱花与芡对比,强调菱花的与众不同 ,接着写出荒年中菱花可以当作食物,赋予其一种平实而又重要的存在意义。 颈联再次细腻地刻画菱花的外形以及其与周边环境的融合 ,“五瓣阑干俯碧澜”这一句形神兼备,动静结合,展现出菱花的美态与周围湖水的灵动。 尾联以极为开阔的笔触描绘出傍晚水天之间宁静又略带孤寂的画面。“漠漠水天谁唱晚”带着淡淡的悠然与惆怅 ,将人们带入一种悠远的宁静氛围中 ,最后“苕溪翠展夕阳残”又呈现出一幅色彩绚烂而带有一丝伤感的晚景图 。整首诗从菱花本身写到其周边的环境,从白天到傍晚,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情景交融的水乡画卷,字里行间流露着诗人对菱花及其所在水乡景色的喜爱与欣赏之情,也让现代人感受到古人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之美的由衷赞叹 。

董嗣杲

宋杭州人,字明德,号静传。理宗景定间榷茶富池,度宗咸淳末为武康令。宋亡,入孤山四圣观为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号老君山人。有《庐山集》、《西湖留咏》。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