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柳子厚诗十七首

· 程俱
密云弥四极,纷纷乱空华。 斯须失千嶂,僵木忽以芽。 眼中万株春,璀璨通岩涯。 迨此凡艳熄,坤舆净无瑕。 苍根移远梅,不惮涧谷遐。 含冰伴幽独,思虑无由邪。 宝树发银界,无脩證三耶。 皎皎天宇外,何劳凌绛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弥(mí):满,遍。
  • 四极:四方极远之地。
  • 空华:雪花。
  • 斯须:一会儿,片刻。
  • 嶂(zhàng):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 迨(dài):等到。
  • 坤舆:地的代称。
  • 无瑕(xiá):没有瑕疵,这里指纯净。
  • 惮(dàn):怕,畏惧。
  • 邪(yé):古同“耶”,疑问词。
  • 脩(xiū):同“修”。
  • 证(zhèng):证明,验证。
  • 耶(yé):在这里可能指某种佛理或境界(具体含义需根据上下文进一步确定)

翻译

浓云布满四方极远之地,纷纷扬扬乱舞的雪花飘落。 片刻之间千座山峰被雪遮掩,僵枯的树木忽然好似发出了嫩芽。 眼前是万株春天般的景象,灿烂闪耀直至连通山岩边涯。 等到这凡俗的艳丽都熄灭后,大地纯净没有任何瑕疵。 将远地的梅树苍劲的根移来,不惧怕山涧谷地的遥远。 它含着冰雪伴着幽静孤独,让人的思虑不会产生邪念。 珍贵的树木在银色世界中生长,无需刻意修行去证明什么。 在皎洁的天空之外,又何须费力去登上红色的云霞。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后的景象以及梅树的品格。诗的开头通过“密云弥四极,纷纷乱空华”描绘了大雪纷飞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宏大而神秘的氛围。“斯须失千嶂,僵木忽以芽”则表现出雪的力量,瞬间让山峰消失在视野中,同时也让枯木似乎有了生机,充满了变化和惊喜。

“眼中万株春,璀璨通岩涯”这句描述了雪后的美景,给人一种春天般的灿烂感觉,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迨此凡艳熄,坤舆净无瑕”则在说等到世俗的艳丽都消失后,大地变得纯净无瑕疵,体现了一种对纯洁和宁静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写了移来的梅树,“苍根移远梅,不惮涧谷遐”表现了梅树的坚韧和不畏艰难,“含冰伴幽独,思虑无由邪”则强调了梅树的孤独和它所带来的心灵的宁静,让人的思虑不会产生邪念。最后几句“宝树发银界,无脩證三耶。皎皎天宇外,何劳凌绛霞”,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无需刻意追求世俗荣耀的思考,体现了一种超脱和豁达的心境。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雪景和梅树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纯净和宁静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程俱

程俱

宋衢州开化人,字致道,号北山。以外祖邓润甫荫补吴江县主簿。徽宗宣和二年赐上舍出身。高宗建炎中为太常少卿,知秀州。绍兴初,为秘书少监,上《麟台故事》,擢中书舍人兼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除徽猷阁待制。后秦桧荐领史事,力辞不就。善为制诰。工诗文,风格典雅。有《北山小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