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书会和陈正字磷观御制书二首

· 程俱
七圣云章秘紫清,睿谟神藻发长生。 六爻妙尽超龙瑞,千里真修叙广成。 但觉焕文惊俗眼,何劳掘笔避书名。 法宫涵演方无尽,玉海濡毫卷四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七圣云章:指帝王的诏书或圣旨,如云般浩渺。
  • 秘紫清:神秘而高洁的境界,可能指皇宫或天庭的神圣之地。
  • 睿谟:英明的谋略和决策。
  • 神藻:比喻帝王的文采和智慧。
  • 龙瑞:龙的吉祥,常用来象征皇权的神圣。
  • 千里真修:广大的修炼或修行,可能指国家的治理或学问的博大精深。
  • 叙广成:指《广成子》一书,古代道家经典,此处可能暗示帝王的教化之功。
  • 焕文:光彩照人的文章。
  • 俗眼:普通人的眼光,与上文的“超龙瑞”形成对比。
  • 掘笔:苦心构思,形容写作的艰辛。
  • 书名:指追求名声,此处有贬义。
  • 法宫:宫殿的尊称,也可指佛教中的佛国。
  • 涵演:包容并发展,形容学问的深远。
  • 玉海:比喻丰富的知识库,如玉一般珍贵。
  • 濡毫:沾墨,写字的动作。
  • 四瀛:古代对四方海洋的总称。

翻译

在那神秘而神圣的皇宫里,七位圣明的君主书写下了深奥的诏书, 他们的智慧如神妙的诗篇,赋予了生命永恒的活力。 六十四卦的奥妙超越了龙的吉祥,广阔的治国理念如同《广成子》的教导。 只是阅读这些光彩夺目的文字,就足以令世人惊讶, 何必费尽心思去追求那写作的虚名呢? 这神圣的宫殿里,学问无穷无尽,就像玉海中的墨宝,涵盖了整个四海。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帝王的文治武功和智慧,通过描绘御制书的深邃与辉煌,体现了皇帝作为文化领袖的形象。"焕文惊俗眼"一句,既表达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暗含了对普通民众的启发和教育。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文学创作的淡泊态度,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学问的传播而非个人的名声追逐。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皇家文化的敬仰和对学问传承的重视。

程俱

程俱

宋衢州开化人,字致道,号北山。以外祖邓润甫荫补吴江县主簿。徽宗宣和二年赐上舍出身。高宗建炎中为太常少卿,知秀州。绍兴初,为秘书少监,上《麟台故事》,擢中书舍人兼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除徽猷阁待制。后秦桧荐领史事,力辞不就。善为制诰。工诗文,风格典雅。有《北山小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