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安乘舟上安吉州

日出雪意消,云敛万山紫。 水步发船人,相竞更填委。 弛担苦多虞,买渡须谨始。 向来受摧挫,至今失料理。 溪南树阴开,沙上鸿声起。 独行良辛苦,淹留叹行李。 寘恨复怜生,归欤安坎止。 奔程入湖城,渺茫东门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董嗣杲:gǎo,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
  • 填委:纷集,堆积。
  • 多虞:多忧患,多灾难。
  • 谨始:敬慎于事情的开始。
  • 料理:照料处理。
  • :zhì,同“置”。
  • 坎止:遇坎而止,比喻每遭困境,即行止步。

翻译

太阳出来雪意渐渐消退,云朵收敛群山呈现出紫色。在水边准备开船的人,相互竞争更加纷集。放下担子苦恼多有忧患,买渡河得谨慎开始。向来遭受挫折,到现在都失去了照料处理。溪的南岸树的阴凉展开,沙地上鸿雁的声音响起。独自前行真的很辛苦,长久停留叹息行李。一方面心怀怨恨又怜惜自己,回去吧哪里能遇到困境就止步呢。奔赴行程进入湖城,东门的湖水渺茫一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乘船出行的景象和心境。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如日出后雪融云敛、树阴和鸿声等,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旅途的辛苦和遭遇的挫折,以及心中的矛盾和感慨。诗中的情感复杂,既有对困难的无奈和怨恨,又有对自身处境的思考,最后面对渺茫的湖水,给人一种迷茫而又期待的感觉。整体上,用质朴的语言传达出了旅途中的复杂情绪。

董嗣杲

宋杭州人,字明德,号静传。理宗景定间榷茶富池,度宗咸淳末为武康令。宋亡,入孤山四圣观为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号老君山人。有《庐山集》、《西湖留咏》。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