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及之邀吴仲源杨公济与某夜会望湖楼独某后期为关所隔偶成四

· 强至
月底云楼一水湄,天光湖色两琉璃。 樽前更坐清风客,笔下争翻白雪词。 物外骨毛应自爽,世间笑语不容追。 千年庾亮胡床后,此兴今人亦未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彭及之:人名,具体身份未知。
  • 吴仲源:人名,另一位诗人或友人。
  • 杨公济:人名,另一位诗人或友人。
  • :诗人自己,此处用以指代。
  • 夜会望湖楼:夜晚在望湖楼聚会。
  • 独某后期:只有诗人自己迟到。
  • 关所隔:可能是被门禁或其他原因阻隔。
  • 偶成四:即偶然写下的四句诗。

翻译

月光如银,洒满湖边高楼,湖面与天空映照得如同两片琉璃般清澈。酒杯前,我们还有清风作伴,笔下流淌的是洁白如雪的诗句。超脱尘世的意趣使人心情舒畅,世俗的欢声笑语在此刻显得微不足道。千年之前的庾亮,曾在胡床上悠然赏月,这样的雅兴,如今看来,依然不减当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月下聚会的场景,望湖楼的美景和清风、皎洁的月色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氛围。诗人通过比喻(“天光湖色两琉璃”),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他以庾亮自比,暗示自己的品性高洁,即使身处尘世,也能保持超然的态度。同时,诗中的“千年庾亮胡床后,此兴今人亦未衰”流露出对古人风雅传统的怀念,以及对当下仍有相似雅兴的认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情的珍视。

强至

宋杭州钱塘人,字几圣。仁宗庆历六年进士。为三司户部判官、尚书祠部郎中。为文简古不俗,尤工于诗,以文学受知韩琦。琦欲荐充馆阁,不果。有《韩忠献遗事》、《祠部集》。 ► 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