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次子耜久雨韵三首

· 曹勋
眩瞀知阴久,茶瓯不厌浓。 第忧沉稼穑,宁问浸芙蓉。 天阔翻盆雨,云昏淡墨峰。 长安鼎烹者,列坐正撞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眩瞀:眼睛昏花,视力模糊。
  • 阴久:连续多日阴雨。
  • 茶瓯:古代一种小口大腹的茶具。
  • 第忧:只忧虑。
  • 稼穑:泛指农事,包括种植和收获。
  • 浸芙蓉:芙蓉,指荷花,这里代指农田里的作物。
  • 天阔翻盆雨:形容雨势大,像翻倒的盆子泼水一样。
  • 淡墨峰:形容乌云密布下的山峰,如淡墨画出一般。
  • 长安:古都,这里借指京城。
  • 鼎烹者:比喻朝廷官员,如同被烹煮的鱼肉,任人摆布。
  • 撞钟:寺庙或官府报时的仪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翻译

由于长时间的阴雨,视线模糊,即使喝再多的浓茶也无法消除疲倦。 我只是担心田间的庄稼会被雨水淹没,哪有闲暇去关心那些即将凋谢的荷花。 天空开阔,倾盆大雨如注,乌云压低,连山峰都变得像淡墨画的一样。 在这京城之中,那些高官显贵们,就像被烹煮的鱼肉,每天列座聆听报时的钟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因连日阴雨而产生的忧虑,表达了他对农事的关切和对官场生活的讽刺。首联写诗人因阴雨导致的不适,暗示了生活的艰辛;颔联以“稼穑”与“浸芙蓉”对比,突出对农事的牵挂;颈联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烘托出雨势之大;尾联则以“长安鼎烹者”暗喻朝廷官员的境遇,寓意官场如沸水般动荡不安。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沉,既有现实的忧虑,又有对社会现象的冷峻观察。

曹勋

曹勋

宋颍昌阳翟人,字公显,一作功显,号松隐。曹组子。以父恩补承信郎。徽宗宣和五年赐进士甲科。钦宗靖康初为閤门宣赞舍人,从徽宗北迁,过河十余日,帝出御衣书领中,命勋间行诣康王。高宗建炎初至南京,进御衣书,请募死士航海入金奉徽宗归,执政不从,出勋于外,九年不迁。绍兴中为副使二使金,迁保信军承宣使、枢密副都承旨。又拜昭信军节度使。孝宗朝加太尉。卒谥忠靖。有《北狩见闻录》、《松隐集》。 ► 15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