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酒

· 张栻
渊明通达士,止酒乃成诗。 终焉未能忘,寄意良在兹。 勇哉典午君,覆觞无再期。 念彼万乘贵,艰难有深思。 况乃一介士,而或志可移。 祓斋揆前训,刚制圣所辞。 铭心谅无斁,多言亦奚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典午:“典”与“司”同义,“午”在十二生肖中属马,所以“典午”隐指晋朝。
  • (fú)斋:即福斋,祭祀时斋戒祈福。
  • (yì):厌倦,懈怠。

翻译

陶渊明是通达之士,停止饮酒才写成诗。最终还是不能忘怀,所寄托的心意实在就在这里。勇敢啊晋朝的君主,倒翻酒杯就不再有饮酒的时候。想到那万乘之尊的高贵,艰难时有着深邃的思考。何况只是一个普通之士,而或许意志可以转移。依照前人的训诫进行祭祀斋戒,刚强克制是圣人所不主张的。铭记于心确实不会厌倦,多说话又有什么用呢。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止酒”展开,先是称赞陶渊明是通达之士,因止酒而作诗。随后提到晋朝君主也能做到止酒后不再饮酒。接着对比思考,万乘之贵都能在艰难时有深刻的领悟,普通士人更应能做到意志的改变。强调要遵循前人训诫,刚强克制并非圣人所倡导。最后表达铭记这些道理比多言更重要。整首诗层层深入,体现出对止酒以及自我克制的思考和感悟,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张栻

张栻

张栻,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