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补阙(bǔ què):唐代官职名,分左右补阙,职责是对皇帝进行规谏及举荐人才 。
- 拾遗(shí yí):唐代官职名,分左右拾遗,主要负责向皇帝奏论政事,拾遗补阙。
- 欋(qú)槌:木杖,在这里形容侍御史才能低下,如平常的木杖一样。
- 碗脱(wǎn tuō):一种陶器,这里形容侍中郎平庸,像寻常的碗脱一样。
翻译
想要得到补阙这样的官职,用车来载都可以装很多;想当个拾遗,用斗来量也能有不少。担任侍御史的人,才能如同木杖一般平常;当侍中郎的人,平庸得就像那普通的碗脱。
赏析
这首民间谣以一种极为夸张和诙谐的手法,对武后长寿元年朝廷官员任用的状况进行了揭露和讽刺。诗中用“连车载”“平斗量”突出了补阙、拾遗这两种官职授予得过于泛滥,暗示只要数量不管质量,体现出当时选官门槛很低。而将侍御史比作“欋槌”,侍中郎比作“碗脱” ,用形象生动又略带辛辣的比喻,表明这些官员才能平庸甚至低下,没有什么突出的才能与作为。整体而言,这首民谣反映出当时朝廷人才选拔与任用的混乱局面,从侧面体现出民间对这种不合理官僚现象的不满与嘲讽,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