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珍赴官合州
注释
- **羁旅(jī lǚ)**:长久漂泊他乡。
- **京国:京都,京城。
- **竹王孙:这里指元珍,是一种形象化、亲昵的称呼,借助“竹”这一意象暗示元珍品德高雅。
- **颀然(qí rán)**:形容身材修长高大的样子。
- **玉质:形容人品质美好如同玉石。
- **文理温:文辞和条理温和。指元珍有深厚的学识修养,气质温和。
- **浩渺倾昆仑:像昆仑山中倾倒出浩瀚的水源,形容其学识渊博,犹如浩瀚江水。浩渺,形容广大辽阔;昆仑,昆仑山,神话传说中很多江河从这里发源。
- **馀波:这里指元珍的学识对“我”的影响。
- **挹取(yì qǔ)**:汲取。
- **傲兀:形容人高傲不羁、兀立不群的样子。
- **偪侧(bī cè)**:亦作“偪仄”,狭窄、艰险。
- **江源:江的源头,诗中代指合州,因合州处于岷江流域。
- **蜀天漏:蜀地常常下雨,好像天漏了一样,形容蜀地多雨的天气。
- **鱼雁:代指书信。
翻译
长久漂泊在京都让我感到疲倦,春风时节常常紧闭家门。忽然有人敲门,问是谁,说是高雅的元珍到访。他身材修长足足有八尺,品质如玉般美好且气质温和。用各类群书考察他,其知识的渊博如同昆仑山上倾泻而下的滔滔江水浩瀚无边。他知识的余波涤荡着我心中的燥热,汲取多少都不计较。晨起,我们在清风拂面的窗边相聚;夜晚,一同在明月照耀的轩廊下清谈。他高傲不羁充满自然真趣,不随世俗车马的喧嚣而逐流。活动时可以与他一同畅快游乐,安静时可以与他默默相对无需言语。可他为什么要舍弃我远离而去,独自前往岷江源头的合州任职。一路上在凤翔西部道路狭窄艰难,重叠的山峦如骏马奔腾。蜀地常常下雨,天空仿佛漏了一般,深山的明月也显得昏沉。你到任不知道是何时,大概到清秋时节,田野里的禾黍已经翻动成熟。清闲的官职责任自然少些,但读书时千万不要忘了吃饭。闲暇时登临各处,自然会感到舒适,吟诗思索的情境可惊动天地。要是方便寄书信,可别忘了将诗篇寄到我居住的湘沅之地。
赏析
这首送别诗先写自己在京都羁旅疲倦的生活,以“春风常闭门”刻画了孤独寂寥的心境。元珍的出现给这种生活带来了亮色,诗人对元珍的外貌形象和学识修养进行了细致描写,展现出元珍是一位才德兼备、气质高雅的人。与元珍相处的时光,“朝落清风窗,暮扫明月轩。傲兀足真趣,不随车马喧”描绘出他们恬静又充满真趣的交往,既有清晨窗边畅谈,又有月夜轩下静思,体现出两人志趣相投。
接着表达元珍离去的不舍。“胡为舍我去,独指岷江源”直白地吐出不舍之情,随后对元珍赴任途中环境的描写,“偪侧凤翔西,叠岭如骏奔。滔滔蜀天漏,沉沉山月昏”,以艰险的路途、阴沉的蜀地景象,暗示了元珍赴任之路的不易。
诗人在诗末关切元珍到任后的生活,“冷局自少责,读书勿忘餐”体现了对友人的关怀,劝其在清闲官职上不忘学业和生活;“登临时自适,吟思搅乾坤”则鼓励友人在闲暇时寄情自然、吟诗作赋。最后希望友人能书信往来,饱含思念。整首诗语言质朴但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友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重情重义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