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待制帅襄阳二首 其一

· 尤袤
方持紫橐侍西清,忽领雄藩向暑行。 谁谓风流贵公子,甘为辛苦一书生。 词源笔下三千牍,武库胸中十万兵。 从此君王宽北顾,山南东道得长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橐(tuó)**:紫色的书袋,唐、宋官员多以之盛放章表文奏,常作为高官显宦的服饰特征,此处代指高官。
  • 西清:皇宫中清闲之地,借指帝王的宫廷。
  • 雄藩:军事重镇。
  • 词源:文词的源泉,形容思路敏捷,言辞丰富。
  • 三千牍:形容文章很多。牍,古时书写用的木片。
  • 武库:本指贮藏兵器的仓库,这里用来比喻人学识渊博,胸藏韬略。
  • 十万兵:形容人胸有韬略、智谋非凡 。
  • 北顾:指对北方边境的担忧。
  • 山南东道:唐方镇名,治所在襄阳。
  • 长城:比喻可以倚重、赖以防守的人。

翻译

你刚刚还身佩紫橐侍从在皇宫的清闲之地,却忽然在暑天带领着军事重镇出征远行。谁说你这个潇洒的贵家子弟,甘愿以书生之躯去承受辛苦。你的笔下才华横溢,文思涌现如同滔滔不绝之水,写出的文章堆积如山;而你胸膛之中,又装满了韬略,就像藏着雄兵十万。从此以后,君王对北方边境可以少些担忧了,因为山南东道有了你这样可依靠的坚固长城。

赏析

这首送别诗饱含对友人的赞扬和期许。开篇通过“方持紫橐侍西清”和“忽领雄藩向暑行”,以地点与环境的急剧变化,突出友人吴待制任职的转变,从宫廷侍从到统领军事重镇,体现任务之仓促与艰巨。颔联“谁谓风流贵公子,甘为辛苦一书生”用对比,打破对贵公子的惯有印象,展现友人不顾辛劳、勇挑重担的高尚精神。颈联以“词源笔下三千牍,武库胸中十万兵”极赞其才华和智谋,对仗工整且气势不凡,表明他既能挥毫成文,又具军事韬略。尾联“从此君王宽北顾,山南东道得长城”则表达出对友人镇守襄阳能保一方安宁的信心和期望,将他比作“长城”,形象地突出其重要作用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大气,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能力的肯定,又有对国家局势安稳的美好祝愿。

尤袤

尤袤

宋常州无锡人,字延之,号遂初居士。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历泰兴令、秘书丞兼国史院编修、著作郎、给事中、礼部尚书。立朝敢言,守法不阿。工诗文,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取孙绰《遂初赋》意,作“遂初堂”于九龙山下,藏书三万余卷。作《遂初堂书目》,为我国最早版本目录著作之一。卒谥文简。有《遂初小稿》、《内外制》,皆亡佚。清尤侗辑有《梁溪遗稿》。 ► 76篇诗文

尤袤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