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西湖十洲花屿

· 刘珵
浅深艳冶一枝枝,带露临风不自持。 水上红云真缥渺,多才却忆退之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艳冶:艳丽妖冶。形容花朵美丽动人的样子。
  • 不自持:指不能自我控制,这里形容花朵在风中摇曳的姿态仿佛无法控制自己。
  • 红云:这里比喻西湖花屿中盛开的繁茂花朵,远远看去如天边红色云霞。
  • 缥缈:(piāo miǎo)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
  • 退之:指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

翻译

那西湖花屿中,一朵朵绽放的花枝,色彩无论深浅都绚烂动人,带着晶莹的露珠,迎着风儿轻摇,好像自己都无法控制这般美妙姿态。湖水之上,那如红云般的繁花看上去真的是如梦似幻、飘飘渺渺。面对此景,我这颇有才情之人,不禁忆起了韩愈的那些美妙诗篇。

赏析

这首诗描绘西湖花屿美景,开篇“浅深艳冶一枝枝”,直接明了地点出花屿上花朵色彩各异又都艳丽非凡的景象,给人视觉上强烈冲击,让人对花屿繁花的多彩有了初步印象。接着“带露临风不自持”一句,赋予花朵以人的情感动态,将它们在露水映衬、微风轻拂下摇曳生姿的模样刻画得生动巧妙,让人仿佛看到那些娇艳花朵宛如羞涩的少女般自我沉醉。 “水上红云真缥缈”这句,则利用比喻手法,把花比作红云,突显花朵盛开的壮丽繁茂,并以“缥缈”一词为整个画面添上了梦幻空灵的色彩,让人感受到花景如梦如幻、超凡脱俗的气质,如同仙境一般。最后“多才却忆退之诗”,作者因眼前景联想到韩愈诗作,一方面说明西湖花屿美景具有文化底蕴,能令文人墨客将其与古人诗意相联系;另一方面反映出作者自身才情丰富,触景生情,借前人风雅来抒发自己彼时彼刻的心境与对眼前美景的无限沉醉与欣赏,升华了整首诗的境界,让读者在领略自然美的同时,也能感悟到诗中蕴含的文化情怀与作者细腻的内心感受 。

刘珵

刘珵,字纯父(《乾道四明图经》卷一○舒亶《西湖记》)。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以殿中丞知滑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五)。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移苏州(明正德《姑苏志》卷三)。六年,除成都府路转运使,旋改知邠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四)。八年,知明州,疏浚西湖,积土为十洲(《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一说绍圣中知明州(同上书卷一二)。有《宣城集》三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录诗十一首。 ► 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