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赋 其一

一病忽两月,蓬头夏涉秋。 形羸心自壮,手弱笔仍遒。 昨夜灯如喜,今宵蝶莫愁。 问谁驱五疟,正与五穷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léi):瘦弱。
  • (qiú):刚劲有力。
  • (nuè):这里指疟疾。

翻译

一场病忽然持续了两个月,头发蓬乱从夏天到了秋天。身体瘦弱但内心依然强壮,手劲弱但笔下的字仍然刚劲有力。昨天夜里的灯光好像带着喜悦,今晚蝴蝶也不用忧愁。问问是谁在驱赶五种疟疾,正是在与五种穷困进行谋划。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患病时的状态和心境。尽管身体病弱、蓬头垢面并经历了长时间的病痛,但他内心依然坚定。通过“灯如喜”“蝶莫愁”等表述,传递出一种积极的情绪和乐观的态度。“五疟”“五穷”的描写,或暗示生活中的各种磨难和困境,但诗人以一种调侃的方式面对。整首诗体现了文天祥坚韧不屈的精神和独特的人生态度。

文天祥

文天祥

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四年(公元1256年)中榜上第一名。在贾似道当权时受排挤。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在福州拥生赵呈为帝,坚持抗元。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力好转。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三年,途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公元1283年1月9日)在柴市被害,从容就义。 ► 9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