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丈人观

· 文同
群峰垂碧光,下拥岷仙家。 神皇被金巾,坐领五帝衙。 威灵摄真境,俗语不敢哗。 精心叩殊庭,俯首仰紫华。 愿言凤罗盟,毕世驱尘邪。 循奉蕊珠戒,期之飞太霞。
拼音

所属合集

#青城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群峰垂碧光:众多山峰倒映出翠绿的光芒。
  • 下拥岷仙家:环绕在下方的是属于岷山的仙境。
  • 神皇被金巾:神话中的神皇头戴金色头巾。
  • 坐领五帝衙:象征着神皇主宰着众神的殿堂。
  • 威灵摄真境:神皇的威严震慑着真实的境界。
  • 俗语不敢哗:凡人的言语在此也不敢喧哗。
  • 叩殊庭:虔诚地叩拜在特殊的殿堂前。
  • 紫华:紫色的云彩,象征天界祥瑞。
  • 凤罗盟:凤凰的罗网盟誓,比喻高洁的约定。
  • 毕世驱尘邪:希望能一生消除尘世的邪恶。
  • 循奉蕊珠戒:遵循仙界的戒律。
  • 期之飞太霞:期待能羽化登仙,飞升至天际。

翻译

无数山峰倒映着碧绿的光辉,下方是神秘的岷山仙境。神皇头戴金光闪闪的头巾,仿佛坐在五位天帝共管的宫殿之上。他的威严笼罩着这片神圣之地,连凡人的言语都不敢妄动。我心怀敬畏,在这非凡的殿堂前深深叩拜,抬头仰望那紫色的祥云。我期望与凤凰结盟,直至生命尽头,驱散尘世的污秽。遵循仙界的纯洁戒律,期待有朝一日能乘风飞向那绚丽的天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青城山丈人观的神秘景象,通过神皇的形象,展现了道教仙境的庄重与崇高。诗人以自己的虔诚之心,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仙道的愿望。色彩丰富的意象如“碧光”、“紫华”,以及对“凤罗盟”和“飞太霞”的向往,都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浪漫气息。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仙道的崇敬之情。

文同

文同

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8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