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湘东王应令诗二首 其一 春宵

春宵犹自长,春心非一伤。 月带圆楼影,风飘花树香。 谁能对双燕,暝暝守空床。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和:做诗词和别人相应和,以诗相酬答。
  • 湘东王:即萧绎,南朝梁皇帝。
  • 应令:指应天子、太子或藩王的命令而作诗文。
  • 春心:春景所引发的意兴或情怀,这里也暗指女子的相思之情。
  • 暝暝(míng míng):昏暗的样子。

翻译

春夜仍然显得如此漫长啊,这满怀的春愁意绪令人百感交集、满心哀伤。明月映照着圆形的楼阁,楼影清晰可见;微风轻轻吹过,飘来了花树阵阵的芬芳。可又有谁能够面对成双成对的燕子,独自在这昏暗的夜里守着空荡荡的床榻呢。

赏析

这首诗开篇点题,描绘出春宵漫长,女子“春心”被触动,且哀伤满怀的情景,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基调。“月带圆楼影,风飘花树香”两句,对仗工整,从视觉(月和楼影)和嗅觉(花树香)两个角度,细腻地勾勒出一幅春夜的美好景致,月色楼影的静谧与花香四溢的芬芳,营造出浪漫的氛围,但美好之中却隐藏着女子内心的孤独。最后两句,诗人将笔触落到女子自身,以对比的手法,用双燕的成双成对,衬托出女子独守空床的孤单寂寞,把女子在春夜中难耐的相思之苦和孤寂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清新自然又富有感染力,短短几句道尽深闺女子复杂的情感。

刘孝绰

南朝梁彭城人,本名冉,字孝绰,小字阿士。七岁能文,年十四,代父起草诏诰,号“神童”。梁武帝天监初,起家著作佐郎。后迁尚书水部郎。作诗得武帝嗟赏。累擢秘书丞,廷尉卿。被到洽所劾,免官。位终秘书监。 ► 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