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内高斋闲望答吕法曹诗

结构何迢遰,旷望极高深。 窗中列远岫,庭际俯乔林。 日出众鸟散,山暝孤猿吟。 已有池上酌,复此风中琴。 非君美无度,孰为劳寸心。 惠而能好我,问以瑶华音。 若遗金门步,见就玉山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迢遰(tiáo dì):形容高远。
  • 旷望:指视野开阔。
  • 岫(xiù):山。

翻译

楼阁的结构是多么高远,开阔的视野极其高深。窗户中排列着远处的山峦,庭院里俯瞰着高大的树林。太阳出来众多鸟儿散开,山间昏暗时孤独的猿猴吟唱。已经有在池塘边饮酒,又有这风中的琴音。若不是你无比美好,谁能让我劳心挂念。你仁爱且喜爱我,用美好的言辞询问我。如果舍弃入朝为官的路,就可来这如玉山般的地方相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望郡内高斋时所见到的景象和心中的感受。诗中通过对高远的楼阁结构、窗外的山峦、庭中的树林、日出鸟散、山暝猿吟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高远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喜爱之情,以及与友人交流的快乐。整体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谢脁诗歌的独特风格。

谢脁

谢朓(tiǎo),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十九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公元487年),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公元491年),随随王萧子隆至荆州,十一年还京,为骠骑咨议、领记室。建武二年(公元495年),出为宣城太守。两年後,復返京为中书郎。後又出为南东海太守,寻迁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元年(公元499年)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死狱中,时年三十六岁。 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餘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 1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