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渡溪

本厕偏伍伴,一战殄凶渠。 制赐文犀节,驿报紫泥书。 入营陈御盖,还家乘紫车。 皇恩知已重,丹心恨不纾。 渡泸且不畏,凌溪嗟有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 (cè):参与。
  • 偏伍:泛指军队。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后以“偏伍”指军队。
  • (tiǎn):消灭。
  • 凶渠:凶徒的首领,元凶。
  • 文犀节:刻有犀牛角纹的符节。
  • 驿:驿站,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
  • 紫泥书:古代以泥封书信,泥上盖印。皇帝诏书用紫泥,故紫泥书指诏书。
  • (shū):解除,消除。 }

翻译

{ 我参与军队作战,在一场战役中消灭了凶恶的敌人首领。 皇帝制赐给我刻有犀牛角纹的符节,通过驿站传来了诏书。 进入军营时陈列着御用的华盖,回家时乘坐着紫色的车驾。 我深知皇恩深重,只恨自己的一片丹心无法完全报答。 渡过泸水都不畏惧,可面对这凌溪却心生嗟叹,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

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领的征战经历和内心感受。诗的前四句叙述了他在战争中的功绩以及获得的赏赐,展现了他的英勇和皇帝的恩宠。“本厕偏伍伴,一战殄凶渠”表现出将领的军事才能和战功;“制赐文犀节,驿报紫泥书”则体现了皇帝对他的嘉奖。接下来的两句“入营陈御盖,还家乘紫车”进一步强调了他所受到的荣耀。然而,最后两句“皇恩知已重,丹心恨不纾。渡泸且不畏,凌溪嗟有馀”,则表达了将领虽然对皇恩感激不尽,但仍觉得自己的忠心未能完全报答,同时也透露出在面对新的困难(凌溪)时的一丝无奈。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壮阔,通过对将领的刻画,反映了古代战争与君臣关系的一个侧面。 }

刘孝威

刘孝威

南朝梁彭城安上里人。刘孝绰弟。晋安王萧纲法曹、主簿,迁率更令,中庶子兼通事舍人。侯景之乱,卒于安陆。与庾肩吾、徐摛并为萧纲“高斋学士”。 ► 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