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治北窗和何从事诗

国小暇日多,民淳纷务屏。 辟牖期清旷,开帘候风景。 泱泱日照溪,团团云去岭。 岧峣兰橑峻,骈阗石路整。 池北树如浮,竹外山犹影。 自来弥弦望,及君临箕颍。 清文蔚且咏,微言超已领。 不见城壕侧,思君朝夕顷。 回舟方在辰,何以慰延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暇(xiá):空闲。
  • :质朴。
  • 辟牖(yǒu):打开窗户。
  • 泱泱:形容深远广大的样子。
  • 岧峣(tiáo yáo):形容山势高峻。
  • 橑(lǎo):屋椽。
  • 骈阗(pián tián):聚集;罗列。
  • 弦望:指农历每月初七、八日和廿二、廿三日。
  • 箕颍(jī yǐng):箕山和颍水。

翻译

国家小所以闲暇日子多,民风质朴纷纷杂务都抛开。打开窗户期待清新旷远,拉开窗帘等候美丽风景。广阔的阳光照在溪流上,一团团云彩飘离山岭。高高耸立的兰木椽很险峻,众多石头路很整齐。水池北面的树好似漂浮着,竹林外面的山还留有影子。自从到了弦望之时,以及您来到箕山颍水。清新的诗文既富有文采又能吟咏,微妙的言辞已深深领会。看不见城壕旁边,思念您从早到晚。回船正是在晨光之时,用什么来慰藉伸长脖子盼望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场景。诗中通过对国家小而闲暇多、民风淳朴、自然景色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闲适、清幽的氛围。如“泱泱日照溪,团团云去岭”生动地展现了阳光照耀溪流、云朵飘离山岭的画面,优美而富有诗意。“池北树如浮,竹外山犹影”以独特的视角写出了树木和山影的奇特景象。作者还提到与友人在特定的时刻和地点相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盼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雅致,既写景又抒情,表现出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谢脁

谢朓(tiǎo),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十九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公元487年),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公元491年),随随王萧子隆至荆州,十一年还京,为骠骑咨议、领记室。建武二年(公元495年),出为宣城太守。两年後,復返京为中书郎。後又出为南东海太守,寻迁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元年(公元499年)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死狱中,时年三十六岁。 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餘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 1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