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篇

松柏受命独,历代长不衰。 人生浮且脆,鴥若晨风悲。 东海迸逝川,西山导落晖。 南郊悦籍短,蒿里收永归。 谅无畴昔时,百病起尽期。 志士惜牛刀,忍勉自疗治。 倾家行药事,颠沛去迎医。 徒备火石苦,奄至不得辞。 龟龄安可获,岱宗限已迫。 睿圣不得留,为善何所益。 舍此赤县居,就彼黄垆宅。 永离九原亲,长与三辰隔。 属纩生望尽,阖棺世业埋。 事痛存人心,恨结亡者怀。 祖葬既云及,圹?亦已开。 室族内外哭,亲疏同共哀。 外姻远近至,名列通夜台。 扶舆出殡宫,低回恋庭室。 天地有尽期,我去无还日。 居者今已尽,人事从此毕。 火歇烟既没,形销声亦灭。 鬼神来依我,生人永辞诀。 大暮杳悠悠,长夜无时节。 郁湮重冥下,烦冤难具说。 安寝委沉寞,恋恋念平生。 事业有馀结,刊述未及成。 资储无担石,儿女皆孩婴。 一朝放舍去,万恨缠我情。 追忆世上事,束教以自拘。 明发靡怡悆,夕归多忧虞。 撤闲晨径流,辍宴式酒濡。 知今瞑目苦,恨失尔时娱。 遥遥远民居,独埋深壤中。 墓前人迹灭,冢上草日丰。 空床响鸣蜩,高松结悲风。 长寐无觉期,谁知逝者穷。 生存处交广,连榻舒华茵。 已没一何苦,楛哉不容身。 昔日平居时,晨夕对六亲。 今日掩奈何,一见无谐因。 礼席有降杀,三龄速过隙。 几筵就收撤,室宇改畴昔。 行女游归途,仕子复王役。 家世本平常,独有亡者剧。 时祀望归来,四节静茔丘。 孝子抚坟号,父子知来不。 欲还心依恋,欲见绝无由。 烦冤荒陇侧,肝心尽崩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松柏:两种常绿乔木,常被用来象征坚贞不屈的品格。
  • 鴥(yù):鸟疾飞的样子。
  • 岱宗:泰山的别称。
  • 睿(ruì)圣:圣明。
  • 赤县:中国的代称。
  • 黄垆:亦作“黄卢”,即黄泉。
  • 属纩(zhǔ kuàng):用新绵置于临死者鼻前,观察是否断气。
  • 圹(kuàng):墓穴。
  • 殡宫:停放灵柩的地方。
  • 大暮:犹长夜,喻死亡。
  • 郁湮(yù yān):愁苦。
  • 担石(dàn dàn):一担一石之粮,比喻微小。

翻译

松柏禀受天命独自挺立,历代长久而不衰落。人生漂浮并且脆弱,像疾飞的晨鸟般令人悲伤。东海滚滚流逝着逝水,西山引导着落日余晖。南郊让人开心的时光短暂,蒿里便将人永远收回。确实不再有往昔时光,各种疾病一起到来就是尽头。志士珍惜自己像牛刀般的才华,忍着努力自我疗治。倾尽家财去买药治病,奔波着去迎接医生。只是准备着药石也痛苦,突然到来就无法辞别。长寿如龟龄怎么能获得,泰山的期限已逼近。圣明也不能挽留,做善事又有什么益处。舍弃这人间居所,去到那黄泉之地。永远离开九泉下的亲人,长久地与日月星辰隔绝。临死者气息将尽,闭上棺木一生的事业也被掩埋。事情的悲痛留在人们心中,怨恨凝结在死者心怀。已经谈到了丧葬之事,墓穴也已挖开。族人在屋里屋外哭泣,亲疏都一同悲哀。外戚远近都到来,名字列在通宵的灵台上。抬着灵柩出了殡宫,徘徊留恋着庭院屋室。天地都有尽头,我离开后就没有回来之日。居住的人如今已都不在,人间的事从此结束。火熄灭烟也消散,身形销毁声音也消失。鬼神前来依附我,活着的人永远辞别诀别。长长的黑夜悠悠,长夜没有时节。愁苦被深深地掩埋在黑暗中,烦恼冤屈难以都说清。安寝被抛弃在沉寂中,恋恋不舍想着平生。事业还有没做完的,著述也未能完成。物资积蓄少得可怜,儿女都还是孩子。一朝丢下离去,万种遗憾缠绕我的情感。回忆起世上的事,拘束自己让人受拘束。早上出发没有愉悦,晚上归来充满忧愁。撤开早晨在小径上的悠闲,停下宴会上沾湿的酒。知道现在闭眼的痛苦,悔恨失去了那时的欢乐。远远地在遥远的民居,独自埋在深深的土壤中。墓前人们的足迹消失,坟冢上野草日渐繁茂。空床上响着蝉鸣,高大的松树纠结着悲风。长久地沉睡没有醒来的时候,谁知死者已到了尽头。活着的时候在人多的地方,并肩连榻铺着华丽的垫子。已经埋入地下是多么痛苦,困苦啊容不下身体。过去平常生活的时候,早晚对着六亲。今日掩盖在奈何之下,一见面就没有和谐的机会了。丧礼的席位有增减,三年时光快速过去。几席就被收起,房屋也改变了往昔模样。出行的女子踏上归程,做官的子弟又去服役。家中世代本来平常,只有死者之事最为重大。按时祭祀盼望归来,四季在坟茔安静。孝子抚摸着坟头哭泣,父子是否知道要来与否。想要回去心却依恋,想要相见绝不可能。在荒陇侧边烦闷冤屈,心肝都要迸裂抽出。

赏析

这首诗以松柏的坚韧长久起笔,对比人生的脆弱和短暂,通过对死亡、丧葬、回忆等方面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悲哀。诗中详细描绘了面对疾病和死亡的无奈与痛苦,以及死后的凄凉场景。对亲人间情感的眷恋、对未竟事业和人生遗憾的不甘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整体氛围悲伤压抑,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生死的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诗人用生动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那种对死者的怀念和对生命易逝的怅惘。

鲍照

鲍照

南朝宋诗人,字明远,人称鲍参军,东海郡人(今属山东兰陵县长城镇)。南朝宋元嘉(公元424年—公元453年)中,刘义庆以他为国侍郎。其后成为太学博士、中书舍人。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由于任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南朝宋泰始二年(公元466年),刘子顼遵奉其兄刘子勋为正统的宋帝,出兵攻打建康的宋明帝(泰始元年底弑杀凶暴的前废帝刘子业,自立为帝),参加了所谓的“义嘉之难”(义嘉为刘子勋年号)。刘子勋与刘子顼在同年兵败被杀,鲍照也在刘子顼的军中被乱兵杀害。 ► 1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