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原尝四公子,养徒各三千。
金玉弃如沙,快意当目前。
好士要尽心,安知悉英贤。
虽非霸王资,豪气故翩翩。
生为战国雄,死亦名千年。
晋重未反国,曹郑方接连。
靳惜粪土间,不能捐一钱。
宗社几不食,恶名高属天。
山枢刺昭公,死矣悲宛然。
如何万乘邦,徒为人所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原尝:指孟尝、平原等四公子。
- 养徒:收养门客。
- 霸王资:成就霸业称王的资质。
- 翩翩:形容举止洒脱。
- 靳(jìn)惜:吝啬,舍不得。
翻译
孟尝、平原等四公子,各自收养门客达三千人。他们把金玉看得如同沙砾一般随意抛弃,只为求当下的快意。喜好贤士就应该全心全意,又怎能全部了解那些真正的英贤呢。他们虽然没有成就霸业称王的资质,可豪迈之气依然洒脱不凡。活着是战国的豪杰,死后也能名声流传千年。晋国的重耳没有返回国家,曹、郑等国却接连不断地出现。吝啬得如同对待粪土一样,舍不得拿出一点钱财。宗社几乎没饭吃了,恶名却高高地直上云天。季平子用弯曲的木杖刺杀鲁昭公,他死了让人悲叹不已。为何拥有强大的万乘之国,却只是被人怜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战国四公子与其他一些历史现象的描述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真正豪杰之士的赞赏以及对吝啬、无德者的批判。诗中前几句赞扬了四公子养士的豪迈与洒脱,他们虽无王霸之资,却也有豪气。而后对比那些只顾自身利益而不顾国家的人,如晋重耳未返国以及一些吝啬之人。最后提到季平子的行为,并感慨强大国家却落得被人怜悯的地步。整首诗具有一种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物行为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反映出作者的价值取向和对历史教训的解读。